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加强中日政治互信 增进国民友好感情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国际- 环球观察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加强中日政治互信 增进国民友好感情
本网记者 缪晓阳 • 2011-11-02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10月24日,中方首席委员、前国务委员唐家璇(右)同湖南党委书记周强(左)、中方委员、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周明伟(中)亲切交谈。(人民中国 林崇珍摄)

扩大互利合作

唐家璇指出,在加强政治互信、增进国民感情两大系统工程基础上,双方还应在双边、地区和全球三个层面开展五大领域的互利合作。一是绿色经济合作。积极打造大的示范性合作项目,为两国经贸合作升级转型发挥引领作用。二是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合作。加强务实交流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筑起有效抵御和携手应对重大灾害的安全网。三是亚太一体化进程中的合作。在涉及地区合作未来格局的重大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积极致力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合作始终沿着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共同致力于推动六方会谈进程和东北亚和平机制建设。四是应对全球性课题的合作。充分利用联合国、G20、APEC等多边平台,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五是海洋事务合作。坚持通过对话协商,慎重妥善处理涉海问题。当务之急是加强海上危机管控,尽早建立完善海上危机管理机制,切实避免突发事件。要以合作的思路破解难题,使东海和西太平洋真正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就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合作,中方委员、中国远洋集团总裁魏家福说:“目前,对于日本政府来说主要的任务是灾后重建问题。日本灾后重建对水泥、工程机械以及农产品等方面产生庞大需求,中国是距离日本最近的大国,从建筑材料、劳务、生活日用品、食品多方面中国将成为日本灾后重建必需品的来源地,中日两国应加大日本灾后重建合作力度。”

“虽然地震带来了产业链断裂等影响,但这些都是暂时的。1923年东京大地震的受灾严重程度是这次地震不可比的,但日本坚强地站了起来,所以,这次地震的影响也是暂时的。地震不会给日中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两国的经济合作今后将会越发紧密。” 日方委员、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研究科教授吉川洋说。

 

期望日方首相访华

外交部部长杨洁篪10月24日在北京会见出席第五届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双方委员时表示,日本新内阁今年9月成立以来,中日关系实现良好开局,正面临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方愿与日本政府和各界一道,抓住有利时机,不断提升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水平。

有报道说,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对年内实现访中计划表现出强烈愿望。唐家璇表示,期望野田首相年内访华,并认为在来年中日邦交40周年里举行高级别的中日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西室泰三说:“应尽快推动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访华,并实现年内野田首相访华。众所周知,今年5月20日,温家宝总理亲自访问了日本灾区,对灾区人民进行了慰问,给予日本很大鼓舞。胡锦涛主席亲自去日本驻华使馆,对遇难群众进行了吊唁,可以说中方已经进行了相当的努力,接下来日方也该做一些事情,希望日本外向、首相访华可以尽早实现。”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在两国几代领导人和政府、政党及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即将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就对日本新内阁的建言和期待,西室泰三说:“野田内阁是一个有创造性的内阁,有一点我希望他能够注意,就是在对外发言时要慎重,不要发出容易被外界误解的言论,以此对两国关系的共建作出贡献。”唐家璇表示,期待野田首相能够成为一位原意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积极推进互利合作的亚洲型政治家。

 

相关资料: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是两国政府的咨询机构,成立于1984年,由两国各界知名人士组成。委员会的任务是:根据《中日政府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基本原则,遵照“和平友好、平等互利、相互信赖、长期稳定”四项原则,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广泛的角度,研究中日睦邻友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途径并向两国政府提出建议。第五届委员会于2009年11月成立。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报告提出中国须尽快将核安全法纳入立法程序
前两月全国财政收入超2万亿同比增13.1%
国内首艘校船将起航定点摆渡36名学生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给微博提供持续发展渠道
央行负责人回应货币政策金融改革诸热点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
“新普京时代”拉开帷幕 稳定是“主旋律”
欧元区财长会议正式批准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
儿童急性白血病等将可获地方专项救助
蛟龙号拟五六月挑战7千米深海冲纪录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2011年第8期
专题导航更多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华诞。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龙年属龙
中国入世10周年回顾与展望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