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第五届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场。(本网记者 缪晓阳摄)
第五届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第三次会议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中方首席委员、前国务委员唐家璇和日方首席委员、东京证券交易所会长西室泰三分别率团与会并作主旨发言。
唐家璇强调,明年中日将迎来邦交正常化40周年。这是两国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也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重要契机。中日关系要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应重点推进两大系统工程。一是政治互信系统工程。胡锦涛主席2008年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了第四个政治文件,明确宣示中日两国“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相互支持对方的和平发展”。双方要加强政府、政党、议会等各个领域的对话交流,以实际行动,将这一重要政治共识落到实处。二是国民感情系统工程。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双方应充分发挥中日地理相近、文化相通等独特优势,官民并举,积极扩大人员交流;不断创新交流形式,丰富交流内涵;共同营造客观友善的社会舆论环境。
唐家璇指出,在两大系统工程基础上,双方还应在双边、地区和全球三个层面开展五大领域的互利合作。一是绿色经济合作。积极打造大的示范性合作项目,为两国经贸合作升级转型发挥引领作用。二是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合作。加强务实交流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筑起有效抵御和携手应对重大灾害的安全网。三是亚太一体化进程中的合作。在涉及地区合作未来格局的重大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积极致力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合作始终沿着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共同致力于推动六方会谈进程和东北亚和平机制建设。四是应对全球性课题的合作。充分利用联合国、G20、APEC等多边平台,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五是海洋事务合作。坚持通过对话协商,慎重妥善处理涉海问题。当务之急是加强海上危机管控,尽早建立完善海上危机管理机制,切实避免突发事件。要以合作的思路破解难题,使东海和西太平洋真正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西室泰三首先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日本遭受特大地震之后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说,日中两国关系密切,全方位推进日中战略互惠关系不仅有助于日中两国,也有利于本地区和国际社会。双方应以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为契机,以新的智慧和创造性,在各个层面加强沟通,扩大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媒体、环保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特别是加强青少年交流,改进国民感情,增进政治安全互信,进一步推动日中关系长期稳定向前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是两国政府的咨询机构,成立于1984年,由两国各界知名人士组成。第五届委员会于2009年11月成立。本次会议为期3天,双方将围绕“全球视野——回顾邦交正常化40周年、展望中长期中日关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