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访华能否助推中美关系?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国际- 环球观察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拜登访华能否助推中美关系?
• 2011-08-18 • 来源: 解放日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17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将开始为期6天的访华之旅。在中美关系今年企稳向好的背景下,拜登此访能否巩固发展这一良好势头?

 

深受总统倚重

拜登此访是今年1月中美元首会晤时两国商定的副主席(副总统)互访中的首次行程,为美国研究、调整下一阶段对华政策,确保两国关系维持在稳定水平具有铺垫作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兼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表示,从国际背景看,如今美债风波使全球经济哀鸿一片,中国作为持有大量美债的经济体,同美方经贸关联密切,彼此有协调利益、相互对话的切实需要。从美国自身来看,奥巴马渴望有人能挑起外交重担,好让他专注于明年大选。在希拉里无意连任国务卿的情况下,奥巴马势必对具有丰富外交经验的拜登更加倚重。如此一来,“鸽派”的拜登无疑将成为总统日后制定对华外交政策的重要推手,这是其访华的又一重要背景。

拜登曾于1979年和2001年两度来华,明确反对美国把中国视为潜在敌人,并强调美中关系的“利益交汇”。袁鹏表示,时隔10年再次踏上中国土地,这对拜登再考察、再认识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大有裨益,相信本次访华的印象将对他未来的对华政策理念产生较大影响。

 

缘何垂青成都

拜登此访还将在成都花费3天时间。选择成都出于何种考虑?首先,成都作为英特尔、雪佛龙、戴尔等众多美资企业投资地,经济发展迅猛。根据今年2月上海美国商会发布的《2010—2011年中国商业报告》,逾80家美资企业明确表示今年向中国二三线城市扩张,其中成都连续4年成为“老美”最青睐的新投资地。拜登通过访问成都,能够展现美国对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视、对中国中西部城市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肯定。

其次,从文化上看,位于成都的四川大学建有美国政府支持的美国文化中心,美中友好协会的总部也在成都。四川还跟地震灾民、大熊猫等联系在一起,访川也能传达美中友好的善意。

 

议题涉及宽泛

至于拜登此访涉及的议题,专家普遍认为可能范围较广,不光包括中美经济、美国对台军售,也涵盖一系列国际地区热点问题。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指出,在经济领域,“美债堰塞湖”令中方将美元外汇资产安全性视为最关切议题。尤其在“两房”债券评级被标普下调、美财政部计划从今年3月到明年6月以每月100亿美元的规模抛售“两房”债券的背景下,中国需迫切思考未来“两房”债券民营化后的对策。

此外,奥巴马欲实现出口翻番目标,需依赖庞大的中国市场。但无论是美国去年出台的放松出口管制政策,还是今年发布的《战略贸易许可例外规定》,均将中国排除在可享受贸易便利措施的国家和地区之外。这种歧视性做法只会给双方经贸正常往来蒙上阴影。

对台军售也将是拜登此访的一大敏感话题。美方曾表示,将在10月前就对台军售作出决定。由于拜登此访恰逢中美有关对台军售问题的“八一七公报”发表29周年,拜登的态度将直接体现美国是否践约守诺。此外,南海问题、中国航母平台海试等中国军力问题也可能摆上桌面,有所交锋。国际议题方面,双方可能在朝鲜半岛、西亚北非局势等方面进行磋商。

专家表示,拜登访华后,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也很可能在年内访美,中美高层的频繁交往将为今年中美关系唱响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主旋律奠定坚实基础。 (本报北京8月16日电)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报告提出中国须尽快将核安全法纳入立法程序
前两月全国财政收入超2万亿同比增13.1%
国内首艘校船将起航定点摆渡36名学生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给微博提供持续发展渠道
央行负责人回应货币政策金融改革诸热点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
“新普京时代”拉开帷幕 稳定是“主旋律”
欧元区财长会议正式批准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
儿童急性白血病等将可获地方专项救助
蛟龙号拟五六月挑战7千米深海冲纪录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2011年第8期
专题导航更多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华诞。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龙年属龙
中国入世10周年回顾与展望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