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局势不致失控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国际- 环球观察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叙利亚局势不致失控
刘月琴 • 2011-06-24 • 来源:北京周报 2011年第21期 5月26日出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叙利亚最终没能逃过“阿拉伯革命浪潮”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强劲冲击,今年3月中旬以来出现大规模民众示威游行活动,并迅速从南部德拉省首府德拉市蔓延至巴尼亚斯、霍姆斯等多个地区。4月25日,叙军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分4路进入德拉市,这被外界称为叙利亚局势的转折点。4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以侵犯人权为由,对叙利亚采取了新的制裁措施,欧盟于5月9日宣布对叙利亚实施制裁。美国会不会对叙利亚进行“利比亚式”的军事打击?叙利亚是否会滑向内战?巴沙尔总统究竟能坚挺多长时间?凡此种种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爆发政治危机的主要原因

叙利亚爆发政治动乱的主要原因来自两大方面,一是受到“阿拉伯革命”风暴的严重冲击,二是国内一系列矛盾所引发。

始发北非的“阿拉伯革命”具有明显的扩散性特点,从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弃国出逃、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被迫辞职、巴林发生流血冲突、到利比亚空前内战、北约轰炸不停,导致利比亚爆发了西方主导的又一场地区局部战争,4月24日,也门总统萨利赫在示威者和兵变夹击下,宣布同意以辞职换取免予起诉,30天后“有尊严地离任”,并举行大选。叙利亚爆发的政治动荡完全效仿了突尼斯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反对派的“经验”。

民生问题是引发叙利亚政治危机的主要原因,4个多月以来,在西亚北非爆发的“阿拉伯革命”不仅没有平息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大有星火燎原之势。它之所以在阿拉伯世界具有迅速扩散的特点,究其原因,皆因当事各国存在共性的民生问题而引起共鸣,民生问题成为爆发这场政治动乱的导火索。叙利亚存在着与突尼斯和埃及等国高度相似的各类问题,譬如,政治上不民主,政治体制僵化,党、政、军大权长期被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一手把持,经济发展缓慢。现任总统巴沙尔家族已经执政41年,其国家权力高度垄断,他本人“子承父业”,统治叙利亚已达11年,之前,他的父亲阿萨德统治叙利亚长达30年之久,国家基本上依附于总体个人权威,统治基础是其亲属或阿拉维教派。由于政治上不民主,致使大量社会精英没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他们迫切希望进行政治改革。叙利亚多个省市发生的游行示威活动,示威者打出的口号是:“改革、增加自由、改善民生”等。

与此同时,1963年叙利亚开始实施紧急状态法,迄今已持续48年,民怨积压太久。叙利亚政府为稳定局势,被迫回应示威者的改革要求:3月29日解散了内阁,4月19日同意终止紧急状态法、撤销1968年成立的最高国家安全法庭,并推出改善人民生活的15项安抚措施(给老百姓加薪,提高个税起征点,为教师配发电脑,公务员法补贴等),此外还批准为“监管和平示威的权利”实施一项新法规,承诺逐步推出更多的改革方案。不过,上述努力均为时已晚,示威活动仍不能平息,反对派坚持,除非释放政治犯、实现言论自由和多党制等要求都得到满足,否则抗议活动将持续下去。

另外,叙利亚经济发展缓慢,高物价、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严重困扰国家发展。在叙利亚,32%的人日均生活费仅有2美元,远远低于联合国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低收入、低保障和低幸福指数引发的社会问题严重,相当数量的适婚男性无钱购房结婚,适婚女性因经济拮据待字闺中,生计艰难以及幸福感缺失导致社会不满情绪不断加大,当积累到临界点,条件一旦成熟便一触即发。

归根到底,“阿拉伯革命”风暴最终席卷叙利亚,引发政局和社会剧烈震荡,主要来自复杂的内生性社会问题。民众诉求始于民生,症结在于政治、社会系统需要改革,这是一场因国内民生问题而引发的综合性政治危机。

 

美国和西方大国对叙动武有顾忌

同利比亚一样,叙利亚政府对国内从事“恐怖暴力活动”的示威者出动了安全部队进行严厉镇压,军方在全国展开了“逐城扫荡”和声势浩大的抓捕行动。据国际人权组织设在叙利亚的分支机构披露,自3月15日叙利亚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以来,已有580名平民遇难。尽管美国和西方大国频频指责叙利亚政府使用武力过度,但反应并不激烈,基本上采取了“容忍、克制”的态度,没有动用军事干预计划,也没有照搬“利比亚模式”打击巴沙尔。

究其主要原因,眼下奥巴马总统对军事干预叙利亚兴趣不大,这不仅因为美国已经被卷入的三场战争拖累得疲惫不堪,而且,他更担心巴沙尔一旦下台将导致伊朗式的极端伊斯兰政权上台,那将给美国带来更大的麻烦。

美国和西方大国必须考虑倘若对叙利亚发动“利比亚模式”的战争,一举摧毁巴沙尔政权,是否能承受得起叙利亚政府更迭后的代价。叙利亚是阿拉伯国家中唯一一个与伊朗保持密切关系的国家,于是,叙利亚一直以来被美国视为伊朗的战略后院,伊朗、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的哈马斯,都是其铁杆盟友,它们结成了一个战略轴心,对西方构成强大压力。在这种地缘政治背景下,贸然对叙利亚动武势必牵动伊朗、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国挺身相助,届时,地区局势极易走向失控,难以收拾,其混乱及影响也将远远超越国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叙利亚犹如一个火药桶。于是,为防止引火烧身,避免陷入新的战争泥潭,美国对叙利亚动武不得不有所顾忌。较之利比亚而言,美国和西方大国现在可谓心有余力不足,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任凭巴沙尔的镇压行动,暂时先“放过”叙利亚一马。目前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尚在密切关注叙利亚局势发展,暂时还不准备动用军事手段而引爆叙利亚这个火药桶。

虽然美国对叙利亚出台了新的制裁措施,但这并不能阻止叙利亚政府对反对派的镇压行动。自2004年以来,美国一直对叙利亚实施制裁,却并未达到迫使其放弃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哈马斯、疏远伊朗的目的,这被证明美国对叙利亚的制裁措施十分有限。历经多年制裁后,叙利亚已经有了一定的抗制裁能力,不惧怕追加新制裁的压力,况且,加之美国对叙利亚无实质的经济影响,制裁对叙利亚基本上不构成威胁。

美国的态度对叙利亚未来局势发展至关重要,就奥巴马总统来说,眼下尚未对叙利亚动武做好准备,一方面他对巴沙尔的去向还处于矛盾之中,另一方面美国在叙利亚的利益着实有限,无石油的诱惑力,叙利亚局势还没发展到必须动用武力的程度,美国和西方在叙利亚开辟新战场的可能性暂时不大。

 

盟国、邻国和敌国均不希望叙局势失控

叙利亚政治动乱牵扯的因素十分复杂,目前,叙利亚的盟国、邻国和敌国对叙利亚局势均持谨慎态度。

从地缘政治层面分析,叙利亚的政治地位十分重要,它拥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作用。它与利比亚不同的是,叙利亚政府在国际舞台上并不孤立,叙利亚是俄罗斯的盟友,4月26日,美欧国家推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谴责叙利亚的声明,遭到俄罗斯等国的反对。

叙利亚的邻国也不希望叙利亚局势真“乱”起来,一旦乱起来,势必引起本地区大规模的难以收拾的后果。叙利亚境内库尔德问题将面临严重挑战,他们一定会起而效仿伊拉克库尔德人高度自治的范本,要求实现高度自治,这样的话会在该地区刮起一股库尔德政治旋风,引发本地区库尔德人的连锁反应,甚至波及到土耳其和伊朗库尔德人乘机遥相呼应,土耳其政府十分警惕这种趋势发生,它希望巴沙尔政权能保持现状。叙利亚的邻国土耳其还担心,叙利亚局势一旦失控,它将难以承受涌入本国众多难民的巨大压力,而海湾阿拉伯国家同样也不希望巴沙尔政权更迭。

尽管叙以两国为敌国,两国长期维持着“不战不和”的状态,但却也一直“相安无事”,长期以来未发生战争,这其中,巴沙尔在中东地区起着一种稳定作用,如此的话,巴沙尔一旦被逼下台,或许继任者可能是激进的伊斯兰势力,那将对以色列很不利,故以色列担心脆弱的地区平衡一旦被打破,局面将会变得更加糟糕,权衡相比之下,巴沙尔政权更迭不符合以色列的国家战略利益,还不如留住巴沙尔。

鉴于地缘政治的原因,考虑到地区秩序,无论是叙利亚的盟国俄罗斯、伊朗,还是邻国黎巴嫩、巴勒斯坦、土耳其、沙特等国,甚至敌国以色列都一致不希望叙利亚政局失控。

 

发生内战的条件尚不具备

叙利亚未来局势发展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巴沙尔的应对能力,二是政治反对派的势力。

与埃及穆巴拉克情况不同的是,巴沙尔具有足够强的应对能力,首先,他的统治基础尚可,叙利亚军队还在政府控制之中;其次,复兴党的统治还在,民心尚在,叙利亚人民多数支持巴沙尔,并没有抛弃他。一言以蔽之,巴沙尔家族、军队、执政党、教派作为叙利亚执政基础依旧在发挥作用。眼下,巴沙尔的应对措施较强,他正在发动百姓积极揭发身边的“阴谋破坏者和恐怖分子”,让他们承担应有后果。这一措施奏效后威力很大,“恐怖分子”在全社会将无处藏身。

5月2日,叙利亚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恐怖分子”必须在15天内缴械投降,要求“曾携带武器并参与袭击安全部队、散布谎言等非法行径者”投案自首。叙政府一方面加强对示威者的镇压,另一方面出台了多项政治改革措施,并允诺在未来几周内制订全面改革计划,同时,开始与反对派接触进行谈判。据此,凭借军队力量,巴沙尔尚能顶住来自反对派的严峻挑战。

面对巴沙尔政府强大的应对能力和应对措施,叙利亚政治反对派抱怨美国和西方大国不给力。总体上看,在叙利亚阿拉伯复兴党长期执政期间,对伊斯兰激进势力实施严打政策,国内基本上没有什么成气候的、可以担当大任并与政府相抗衡的政党或组织。在巴沙尔的父亲哈菲兹·阿萨德总统铁碗统治期间,1982年曾发生过以武力镇压穆斯林兄弟会,造成上万人丧生事件。该事件的仇恨一直在反对派中蔓延、集聚,但叙利亚始终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可以取代巴沙尔在地区的角色和作用。因此,从巴沙尔的统治资源分析,国内的政治反对派还构不成足够的威胁,其力量难以与政府军抗衡,发生内战的条件尚不具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报告提出中国须尽快将核安全法纳入立法程序
前两月全国财政收入超2万亿同比增13.1%
国内首艘校船将起航定点摆渡36名学生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给微博提供持续发展渠道
央行负责人回应货币政策金融改革诸热点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
“新普京时代”拉开帷幕 稳定是“主旋律”
欧元区财长会议正式批准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
儿童急性白血病等将可获地方专项救助
蛟龙号拟五六月挑战7千米深海冲纪录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2011年第8期
专题导航更多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华诞。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龙年属龙
中国入世10周年回顾与展望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