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稳定符合东北亚整体利益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国际- 环球观察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朝鲜半岛稳定符合东北亚整体利益
时永明 • 2010-12-29 • 来源:北京周报 2011年第1期 1月6日出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11月23日,韩国西部延坪岛上硝烟滚滚。韩国和朝鲜当日下午在有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发生交火。

点击阅读英文版>>

2010年朝韩关系陷入了自朝鲜战争以来空前紧张和复杂的局面。朝韩矛盾由于天安舰事件和延平岛炮击而不断激化,使半岛及周边地区的安全受到了战争的威胁。在面临这种错综复杂的纷争时,朝韩政府的政策选择以及相关大国扮演什么角色对地区稳定乃至世界和平都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战争将首先伤害高丽民族自身的利益

朝韩矛盾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但因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冷战后在整个东亚地区实现政治和解的过程中,朝韩之间的和解进程却道路崎岖坎坷不平。90年代初,朝韩之间的和解进程首先由于美国提出的朝鲜核问题而止步不前。

自朝鲜核问题被提出之后,美国就主导了半岛局势的进程,使半岛始终处于半紧张状态。因此,金大中和卢武铉两位总统就希望脱离美国的轨道,以怀柔的方式寻求与朝鲜和解,并为朝美和解以及核问题的解决创造有利条件。不可否认的是,金卢两人的政策,尤其是卢提出的要扮演平衡者角色的外交路线,不仅促进了朝韩关系的缓和,而且对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取得后期的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韩国内部的政治斗争改变了一切。2008年韩国保守势力在大选中取得胜利后,回归从美轨道,彻底否定了金卢二人的对朝政策,希望以简单的强硬方式来一下子彻底解决半岛的所有问题。但是,这种政策被朝鲜认为是完全背弃了朝韩和解过程中取得的所有成果,朝韩关系开始逐渐进入全面对抗状态。

在这种大背景下,2010326发生了韩国天安舰爆炸沉没的事件,有46名官兵遇难。韩国认为此系朝鲜鱼雷攻击所致,采取了对朝经济封锁和与美国连续举行大规模针对朝鲜的军事演习等一系列反制措施。与此同时,韩国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政策主张,一是要尽快实现南北统一;二是对朝军事姿态将从防守型转向反击型,必要时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这种政策变化的逻辑性结论是,未来朝韩的军事冲突有可能转变为韩国统一半岛的战争。

这种逻辑使美韩接连不断的军演给半岛带来了更加紧张的气氛。1123因韩国在北方界线附近的延坪岛对着有争议的海域进行炮击训练,朝鲜在抗议无效的情况下,作出过度反应,炮击了延坪岛,导致两名韩国平民死亡。由此,朝韩敌对情绪进一步上升。韩国在军事管理上作出了重大调整,决定修改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司令部在1953年制定的交战守则,将在遭到攻击时要以对等的武器体系进行2倍的应对改为可以用非对等方式无限量地对朝进行还击。更有甚者,韩国还允许前线军人以先斩后奏的方式对朝鲜进行反击。如此,冲突升级为战争的危险就大大增加。

韩国这种政策调整包含着巨大的危险在于前线军人无意的事故或者故意的阴谋都可能使小事件超出政治家的控制范围,引发朝韩之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目前,韩国不断地进行大规模军演刺激朝鲜,南北双方关于战争的恶言已经到了接近失去理性的地步。在这种极度对抗的情况下,韩国追求的显然不是和平统一。那么韩国目前的政策调整是否在为以非和平方式统一做铺垫就非常耐人寻味。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任何以武力手段来解决矛盾的方式,受害的都首先是半岛南北两侧的人民。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报告提出中国须尽快将核安全法纳入立法程序
前两月全国财政收入超2万亿同比增13.1%
国内首艘校船将起航定点摆渡36名学生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给微博提供持续发展渠道
央行负责人回应货币政策金融改革诸热点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
“新普京时代”拉开帷幕 稳定是“主旋律”
欧元区财长会议正式批准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
儿童急性白血病等将可获地方专项救助
蛟龙号拟五六月挑战7千米深海冲纪录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2011年第8期
专题导航更多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华诞。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龙年属龙
中国入世10周年回顾与展望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