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列岛(日本称尖阁列岛)领土主权之争由来已久,但双方并未因此而像现在这样严重影响两国关系。今年9月7日,在钓鱼岛列岛相关海域发生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与中国渔船相撞事件。日方首次强调按国内法扣押中国的渔船和人员,成为中日关系急剧恶化的导火索。这令所有致力于中日友好的人士感到痛心,并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10月4日,温家宝总理和菅直人首相在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进行了交谈。双方就维护和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加强两国民间交流和政府间沟通,适时实现中日高层会晤达成共识。这是中日撞船事件发生近1个月后,中日关系出现转圜的一个积极信号,表明两国总理都有求同存异、维护两国关系大局的意愿。如何防止形势出现反复,继续促使两国关系的恢复,是中日两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易经》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错了还辩解,一意孤行被称作“吝”,结果会带来厄运;而要想逢凶化吉,就要靠一个“悔”字,也就是反思,在反省的基础上改进。日本明治时期曾有“不知易者不得入阁”之说。对于中日关系因撞船事件而引起的轩然大波,难道不需要反思吗?针对日方扣船扣人事件,中国政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为维护本国领土主权和公民安全,要求放人放船是理所应当的。但从日本国内民众的反应看,中方还有必要就有关问题作出耐心细致的说明,学会在敏感问题上开展好对日公共外交。但从整个事件的过程看,日方一系列连续性、系统性的决策失误,是导致双方围绕钓鱼岛的争议不断升级的主要原因。
首先,在中日双方各自强调拥有主权钓鱼岛海域,日方按国内法扣押中国渔船和人员的做法本身,是首次针对中国的冒险性的挑衅。从中方立场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坚持按所谓国内法处理,就是要体现日本对相关岛屿和海域的领有权和执法权,这是绝对不会被接受的。即便按中日渔业协定处理两国“暂定措施水域”的违规渔船,也是各自负责管理本国的船只,而不能扣押对方船只及人员,而且双方船只必须保持至少300米以上的距离。虽然这次撞船事件发生的区域有所不同,但中日之间这种起码的关照还是必要的。
其次,在日方看来,中方作出的强烈反应是出乎意料的,这至少反映出日方形势判断方面的失误。在中方严正交涉下,日方于9月13日释放了中国渔船和14名船员,但却继续扣留船长。这其中似乎有对选举投票因素的影响。事发后,刚刚执政1年的日本民主党面临党代表选举,这增加了日方妥善处理此事的难度,丧失了缓解矛盾的机会。同时,菅直人和小泽一郎作为候选人,在撞船事件发生后的竞选中避开谈及这一问题则表现出对中国的重视。
其三,菅直人首相9月14日选举获胜后,本来可以在9月17日重新组阁前宣布释放中国船长,平息这场风波,以利新内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但是,9月15日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访日时,竭力怂恿日本对华采取强硬立场。结果,菅直人改组内阁后,日方于9月19日宣布延长10天拘留期。这导致中方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9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纽约拒绝与菅直人首相会面,并对中国华侨代表就此事发表了措辞严厉的讲话。
其四,9月24日,中国船长突然获释虽然起到防止中日关系继续恶化的作用,但日方仍坚持按日本国内法处理,并给予“保留处分”。结果,这不仅遭到中方的反对,还引起中国外交部要求日方道歉和赔偿,连日本大多数民众也不相信政府所谓按法律处理的说法。据日本《每日新闻》民调显示,菅直人内阁支持率从9月初的64%降至10月初的49%。其主要原因来自对政府处理此事的批评。87%的受访者认为,日本政府有关释放中国船长是“地方检查机关的判断”的解释“不能接受”;80%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表示是政治判断”。
事实上,这次日方扣押和释放中国渔船和人员,最终都是出于内阁负责处理对外关系的政治判断,而所谓按日本国内法处理则只不过是政治判断后企图采取的一种措施。然而,此事结果证明,这一措施不仅没能成为处理相关问题的法律先例,反而由于导致两国关系恶化而事实上遭到否定。最终,那霸地检还是从担心日中关系恶化的政治判断出发,决定释放中国船长;菅直人内阁也出自同样的政治判断,认为那霸地检的决定是正确的,同意释放中国船长。因此,可以说日本释放中国船长完全是日本政府作出综合性政治判断的结果。
菅直人内阁根本没有必要担心被扣上“政治介入司法”的帽子。尽管在日本行政干预被理解为“政治干预”,但实际上从政治学基本原理看,日本政治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组成部分,政治与行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日本政治统治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行政不得干预司法,但是这并不妨碍司法和行政作出同样的政治判断和作出政治决断。在释放中国船长的问题上,客观地说,菅直人政府的确没有做行政干预司法的事,而是那霸地检与中央政府作出同样政治判断的结果。如何对其作出评价,主要看这种政治判断的结果和效果,而不是看政府是否作出政治判断本身。
日本已故首相大平正芳曾经强调,从政“巧伪不如拙诚”。日本有人主张应该在国际上宣传日本在“尖阁列岛”(中国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但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更加证明所谓日中之间不存在领土争议的说法是个谎言。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死钻牛角尖,坚持所谓日中之间不存在领土争议,企图造成日本在钓鱼岛列岛实际执法的先例,此路不通。日本一些人主张针对钓鱼岛加强军事部署和日美联合军演,这只能使领土争议转化为军事对抗,从而导致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名存实亡。中日两国只有共同努力维护战略互惠关系大局,妥善处理双边领土争议等敏感问题,才是明智的正确选择。(作者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