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劲”的中美为何丢不掉一种“默契”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国际- 环球观察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较劲”的中美为何丢不掉一种“默契”
• 2010-09-08 • 来源: 新华国际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今年以来,中美关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直处于不稳定、不正常状态,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其实,根据以往历史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美国对华政策历来具有两面性,合作与遏制、协商与施压并存。一个时期突出哪一方面,取决于美国的战略和实际利益。

此外,美国方面总有一个错误的判断,认为只要对中国做些友好表示,讲些“好话”,中国就应做出回报,在其关切的问题上顺从美国意愿。接照美国的想法和要求“合作”,否则就是在同美国“较劲”。但是,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可能对美国亦步亦趋。

近日,在又一轮互不相让的指责与反指责尘埃落定之后,奥巴马政府希望重新调整与中国的关系,促其朝积极方向发展。因此,在当前中美关系比较敏感的时刻,两位主管经济和安全事务的美国高官访华,将向中国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对中美关系的下一步走向将产生何种影响,引起了中外媒体的不少猜测。

无论如何,不管之前如何“较劲”,中美两国之间仍然存在一种“默契”,那就是双方都深知合作总比冲突好,对话总比对抗好。就像前驻美大使周文重所言,“中美两国最伟大的成功源于合作而非冲突”,这不仅符合两国利益,同样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

 

美国高官访华的两个目的

目的一:恢复中美良好关系

对于此次美高官访问中国,美国有学者表示,这是在传递一个信号表示奥巴马政府希望促进中美关系朝积极方向发展。据美国之音报道,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说,奥巴马政府近来希望重新调整与中国的关系,促其朝积极方向发展。萨默斯和多尼隆此次访华就是要传达这样一个信号。

目的二:商谈人民币汇率和伊核等问题

对两位美国高官访华的目的,美国媒体做出了不同的分析和猜测。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两人是来缓解中美在货币政策、伊朗核问题等问题上的紧张气氛的,其中萨默斯将主要谈人民币汇率问题,而多尼隆主要谈伊朗核问题。《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副国务卿霍马茨的话说,如果中国在人民币汇率和知识产权方面不顾美国的担忧,那么美国国会会出台更多不利中国的提案。

 

中美近期三大热点问题

问题一:南海问题

众所周知,南海是中国与周边邻国之间的一片海域,南海争议也只是亚洲国家之间的领土和海洋权益问题,美国从来对南海问题也不持什么立场。从美国整个战略布局来看,将南海问题国际化是其亚洲战略的一部分,有遏止中国的考虑,但并非仅为挑衅中国。其实,相比中东等地区,南海并不涉及美国的核心利益。

与以往历次有所不同的是,美国军舰这次巡航是招摇过市,耀武扬威,大肆宣传。对此,人们大可不必大惊失色。60年来,中国就是在这样的安全环境中走过来的,对外国施加的任何压力,既没有惧怕过,也没有麻痹过。中国发展是事实,但中国并没有威胁任何人。包括南海沿岸国在内的地区各国对此有目共睹。

问题二:人民币汇率问题

西方国家有的人士之所以再次就所谓人民币汇率问题指责中国,主要原因在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某些西方国家国内经济形势恶化,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多年来,中国积极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为全球市场提供了大量产品,即便是在某些西方国家,其国内消费者也因中国产品而明显受益。

美国国会少数政客无视中美经贸合作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反而渲染所谓“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夺走了美国工人的饭碗”等言论。而美国之所以无视事实,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中国汇率政策发难,原因之一是为了转嫁其国内的政治压力。

问题三:韩美联合军演

最一段时间,美国好像是一个“打遍天下的拳击手”和东亚安全的“保护神”,在东亚地区频频出手,耀武扬威。从东海到南海、从朝鲜半岛到越南,与有关国家连续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高调介入南海问题,好像东亚真的“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关于中美关系的三个疑问

疑问一:甩掉伊战的美国是否会针对中国

美国从伊拉克抽手后,对付中国的战略资源将变得宽裕。我们很容易想起越战后美国发起的针对苏联的星球大战计划,海湾战争后出现的世界格局变迁。但只要我们自己保持足够的战略清醒,中美的战略对抗就不会出现。

美国很可能会在中国周边制造更多不安,至少现在它这样做并不难。但由于中国太大,承受小麻烦的能力越来越强,美国这些小动作将越来越难伤害中国。与中国搞大的战略对撞,美国的担忧一点不比中国少。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与美国发生各类正面冲突却没有败下阵来的大国。

疑问二:中美关系为何总有波折

今年以来,中美关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直处于不稳定、不正常状态,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美国对华政策历来具有两面性,合作与遏制、协商与施压并存。一个时期突出哪一方面,取决于美国的战略和实际利益。美国一直存在着两种主张对华强硬的观念。

一种是坚持冷战思维的势力,他们始终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作为衡量国家关系的准绳,一贯对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怀着根深蒂固的成见和敌意。一种是顽固维护美国全球霸权的势力,他们不能容忍任何国家对美国的世界地位形成挑战,越来越把快速发展的中国视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或“潜在敌人”。

疑问三:中美关系如何才能回暖

中美关系一路走来,就是在不断面临新问题新挑战,不断适应彼此实力地位与政治生态的变化中艰难前进的。面向未来,中美之间的根本分歧仍将长期存在,两国的战略竞争态势也无法根本消除,但中美关系从来都是在坚持发展双边关系与共同肩负全球责任二者的平衡中谋求发展,在国际体系转型的关键时刻,两国更应调整心态、“抓大控小”,尽快实现两国关系的转圜。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报告提出中国须尽快将核安全法纳入立法程序
前两月全国财政收入超2万亿同比增13.1%
国内首艘校船将起航定点摆渡36名学生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给微博提供持续发展渠道
央行负责人回应货币政策金融改革诸热点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
“新普京时代”拉开帷幕 稳定是“主旋律”
欧元区财长会议正式批准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
儿童急性白血病等将可获地方专项救助
蛟龙号拟五六月挑战7千米深海冲纪录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2011年第8期
专题导航更多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华诞。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龙年属龙
中国入世10周年回顾与展望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