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日关系势头不减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国际- 环球观察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后危机”时代中日关系势头不减
周永生 • 2010-08-31 • 来源:北京周报 2010年第36期 9月9日出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点击阅读英文版>>

2010年8月28日,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日本外务大臣冈田克也共同主持对话。双方围绕经济复苏对策、双边互惠双赢合作、全球及区域合作等3个专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7项合作文件。

 

“后危机”时代

这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后危机"时代举行,与2007年12月1日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和2009年6月7日的第二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的背景有所不同。从全球经济来看,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逐渐复苏,但是,复苏中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美国企业库存投资疲软,加之巨大贸易逆差,造成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1.6%,远没有达到预期指标。欧洲经济受希腊债务危机影响,欧元区各成员国纷纷紧缩财政,其结果导致经济复苏减慢。

日本经济比美欧还差,不仅政府债台高筑,民主党执政以后给居民的补贴政策资金难以为继,正在商讨是否缩减补贴资金的问题。而且,日本经济继续疲弱,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增长目标。2010年1-3月,日本GDP增长为1.1%,4-6月,增长骤降为0.1%。尤其是随着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日本出口将进一步受挫,经济遭受进一步打击已经在所难免,甚至有可能形成新的一轮衰退。再加上日本国内政局不稳,民主党内部小泽派与菅直人所领导的内阁团队尖锐对立。日本对本国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也几乎陷于枯竭,无论是在经济上富有经验的自民党,还是当前正在执政的民主党,以及支撑日本经济政策的财界和学界都拿不出好的办法来拯救日本经济,日本经济增长的前途十分黯淡。经济没有适度的增长,必然将进一步导致日本国家整体实力的下降。

在世界经济前景黯淡,增长乏力,恢复尚需时日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增长势头。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半年,中国GDP达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尽管中国经济增长中也存在着很多重大的问题,如房地产泡沫、环境污染等难于解决的问题,但毕竟巨大的市场规模,现实的经济增长、长远的增长潜力都使中国越来越成为周边国家和各大国、世界各大地区经济体的重要市场,成为他们摆脱经济危机救命的外部关键因素。

 

经济依存加深

中日两国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日本经济部门估计,2010年中国经济跃升为世界第二,GDP总量超越日本已经不可避免。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1-6月)中日两国间的贸易总额约为1383.739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5%。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684.29674亿美元,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8.9%,对出口增加的贡献率为8.7%;从中国进口699.44277亿美元,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1.5%,对进口增加的贡献率为5.4%。而同期,日本对美国出口542.66803亿美元,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5.0%,对出口增加的贡献率为5.5%;从美国进口327.55283亿美元,占日本进口总额的10.1%,对进口增加的贡献率为1.6%。

从日本对中国和对美国的贸易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中国已经进一步巩固了日本第一大经贸伙伴的地位,而且,将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越拉越远。特别是由于受到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2010年以来,日本建设用及矿山开采用的机器和零部件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2.2倍,汽车的输出增加了2.5倍。受上海世博会的影响,数码类相机和摄像机的出口额也都大幅提升。这些对于提振低迷中的日本工业经济发挥了一定的效果。中日双边贸易快速恢复并已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除了进出口额外,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现地生产、现地销售”也将超过与美国的相关数据。2010年第一季度日本企业在北美洲的分支机构销售总额为579.97亿美元,而仅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日本企业销售业绩就达到421.97亿美元。此外,在华日企一季度雇员数量超过118万,较上季度增长7.5%。日本国内需求不振,个人消费疲弱,对出口的依存度增强,对中国贸易约占日本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日方希望加强同中国这一最大贸易伙伴的关系摆脱经济困境。

因此,日本经济界、政府和学界对于中国的发展不但没有嫉妒心,而且,在面对两国存在合理竞争的情况下,已经把中国的经济发展看成是日本的一个机遇,日本政府和经济界都在力争抓住这一机遇,为日本经济的恢复和振兴开辟道路。

中国对日本经济也存在着强烈的需求。主要在环保、能源、医疗、制造业等领域,日本的技术和管理方式还远远领先于中国。即使中国已经在GDP上超过日本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日本相比,仍然属于粗放型经济,按照人均GDP计算,也远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中国需要同日本加强经济合作,向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的道路还很漫长。因此,中国有动力和积极性向日本、美国、欧盟等这样先进的发达国家和发达经济体长期学习,愿意进一步加强同他们的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合作。也希望这些发达国家不要把中国当作嫉妒和仇视的对象,不仅经常横加指责,而且还继续维持技术封锁。

 

共同利益增多

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在民主党执政一年的时间里,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进一步好转和发展。无论是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和现首相菅直人都积极贯彻对中国友好的方针政策。

2009年12月,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率领包括140多名国会议员在内、超过600人的庞大代表团访问中国。2010年5月底至6月初,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两国就增进政治互信、加强互利合作宣布了一系列具体举措。鸠山和菅直人两位首相都表示不参拜靖国神社。而且,在2010年“8·15”日本习惯的秋季大参拜中,菅直人首相要求阁员不去参拜,菅直人内阁部长一级的现任阁员没有一人前往参拜,开创了日本政治文化中几十年所没有的先例。

在国际和地区合作问题上,中日两国不得不面对很多相似、相同的挑战,也拥有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首先,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安定、无核化是中日两国共同的利益所在。中日双方都不希望东北亚地区出现紧张局势。面对朝核问题、天安号事件等问题,虽然两国在做法上有所不同,但在维护地区局势稳定方面有共同的诉求。

其次,在地区繁荣合作中谋求共同发展对中日两国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两国都热心于建立东北亚、东亚等地区经济合作的新框架,尤其是在推进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方面,正在进行积极的探讨和研究。如果能够在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问题上获得突破性进展,必将使当事的三国和整个东亚地区都从中获益。特别是当三个国家的市场经过整合与进一步的开放化以后,对美国、欧洲在该三国扩大市场份额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第三,在更大的国际合作问题上,如在面对环境恶化、气候变暖、恐怖活动、贩毒、打击海盗等方面,中日两国的利益也息息相关。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问题上,两国领导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决心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基础上依据各自责任和能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愿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取得积极成果。(作者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报告提出中国须尽快将核安全法纳入立法程序
前两月全国财政收入超2万亿同比增13.1%
国内首艘校船将起航定点摆渡36名学生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给微博提供持续发展渠道
央行负责人回应货币政策金融改革诸热点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
“新普京时代”拉开帷幕 稳定是“主旋律”
欧元区财长会议正式批准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
儿童急性白血病等将可获地方专项救助
蛟龙号拟五六月挑战7千米深海冲纪录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2011年第8期
专题导航更多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华诞。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龙年属龙
中国入世10周年回顾与展望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