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换帅”看美国的阿富汗战略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国际- 环球观察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从“换帅”看美国的阿富汗战略
李岩 • 2010-07-16 • 来源:北京周报 2010年第29期 7月22日出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2010年7月10日,在阿富汗南部坎大哈省首府坎大哈,人们聚集在爆炸现场。当日下午,坎大哈一个集市发生爆炸袭击事件,造成1名平民死亡。新华社发

点击阅读英文版>>

2009年6月15日,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这个即便是美国人读起来也有些拗口的名字成为美国媒体的焦点。那一天,麦克里斯特尔被奥巴马“钦点”为驻阿美军最高指挥官,肩负起打赢冷战后美国最漫长战争的重任。仅仅一年之后,麦克里斯特尔再次占据了美国各大媒体的头版:《滚石》杂志刊发麦克里斯特尔专访,将他及其助手对奥巴马、拜登乃至白宫安全团队的抱怨、挖苦和嘲弄全盘托出,引发轩然大波。在强大压力下,麦向恼怒至极的奥巴马总统递交辞呈,奥巴马旋即于第二天接受,并任命彼得雷乌斯接任。

 

“特战沙皇”陨落阿富汗

麦克里斯特尔出身军人世家,毕业于西点军校,其军旅生涯的多数时间都在特种部队服役,长期担任美军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JSOC)司令,指挥“美军最神秘的部队”,其麾下有著名的“三角洲部队”和“海豹突击队”。因指挥特种部队俘获萨达姆、击毙伊拉克“基地”组织头目扎卡维,麦攀上了军旅生涯的顶峰,获得“特战沙皇”美誉。麦还是美军中少有的文武兼备之材,先后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著名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担任资深研究员。

赴阿上任后,麦力主美军由“反恐战”转向“平叛战”,作战重点由消灭恐怖主义有生力量转向保护平民安全,并频繁以特种部队定点清除恐怖组织指挥官。该战略虽取得一定战果,但未能彻底扭转阿战局势。近期,阿境内恐怖事件激增,联军伤亡连创新高。同时,麦克里斯特尔过于直白、强硬的行事风格影响了驻阿美军与民事部门的合作,导致军政矛盾尖锐。阿战进展不利,此番又对奥巴马发表"大不敬"言论,麦被解职在所难免。

 

“伊拉克的拯救者”临危受命

彼得雷乌斯的人生经历与麦克里斯特尔颇有相似之处:同样毕业于西点军校,也因伊拉克战争而成名。伊战伊始,彼得雷乌斯时任第101空降师师长,率部攻陷巴格达。随着伊局势再次失控,他受命出任驻伊美军司令。他采取“以伊治伊”方式对付恐怖袭击,重金收买逊尼派长老及武装,促其与美军组成军事联盟,掉转枪口抗击“基地”组织。这些措施很快见效,伊拉克局势逐渐好转。彼也因此入选《时代》周刊“2007年百位最具影响力的人”。

与麦克里斯特尔不同的是,彼得雷乌斯通过担任统辖广大地区的中央司令部司令,练就了善于协调、精于外交的超强能力。当年小布什深陷伊拉克泥潭,彼仍坚定配合其增兵战略,有效减轻了其面临的国内政治压力。作为中央司令部司令,彼不仅有效捏合军方与文职部门协调行动,还充分调动伊周边国家配合美国的反恐平叛作战。面对当前的阿富汗困局,奥巴马冀望于彼得雷乌斯在伊拉克的成功经验和其协调才能,迅速弥合内部军政分歧,扭转阿富汗战局。

 

美国对阿战略又添变数

首先,奥巴马在阿富汗战争胶着之际拿下钦点爱将,此事本身已引发诸多猜测。美国一些媒体认为,麦克里斯特尔作为奥巴马“阿巴新战略”的实施者、“增兵”战略的推动者,其去职可能意味着美国对阿政策的新一轮调整。更有美国内阿富汗问题专家建言,奥巴马应以换帅为契机,重新评估现行对阿政策。

其次,彼得雷乌斯虽奉行与麦克里斯特尔相似的“平叛”战略,但在战场战术上已显露不同。彼在参议院任命听证会表示,阿富汗战场目前的局势需要美军“动用所有可用资源”,以确保地面部队获得足够支援,“将重新审视驻阿美军交战准则”。为降低平民伤亡数字,麦克里斯特尔对空中打击以及在陆地与武装人员交火,做了较为严格的限制。这一限制在驻阿美军中引来抱怨,认为这会令基层官兵陷于更危险境地。

此外,临阵换将似一把“双刃剑”,虽意在平抑内部分歧,维护奥巴马权威,但此举也酝酿着新的分歧。美军内部有观点认为,奥巴马此时拿下麦克里斯特尔,将打乱美军前线作战部署,奥巴马明示将于2011年7月开始撤军,留给美军时间已然不多。麦离任后,原有作战指挥体系面临重组,战术部署也可能有变,坎大哈战役如何推进再添变数。更有人指责奥巴马是在为其政策的失败找“替罪羊”。

麦的离职也可能引发美军高层的不满,加剧军政矛盾。国防部长盖茨、参联会主席马伦都曾力荐麦出任驻阿最高指挥官。围绕对阿战略,美政府与军方之间矛盾由来已久。去年12月,奥巴马宣布向阿增兵3万,同时确定撤军期限安抚政府内部反战声音。但这一折衷路线并未舒缓军政矛盾,军队高层频频发声挑战政府权威。近日,美防长盖茨甚至公开与奥巴马唱反调,扬言“撤军一事尚未确定”。军政矛盾会否继续发酵将直接影响阿战态势。

 

两大新战略濒于失败

奥巴马以“改革”口号赢得总统职位,以“改革”开始其总统任期:对内大刀阔斧推进医保改革,对外则主要针对南亚反恐。一年半以来,围绕阿富汗、巴基斯坦,奥巴马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先是做出反恐重心东移决定,确定从伊拉克撤军时间表,同时推出“阿巴新战略”,大幅增兵阿富汗;之后,由于“阿巴新战略”效果不彰,奥巴马又力排众议再次调整对阿战略,再次增兵3万,同时设定撤军期限,意在“以进为退”尽早撤离阿富汗泥潭。但是,在美军欲发动坎大哈战役同时面临诸多反对的背景下,也是距离2011年7月撤军时间正有一年之际,奥巴马临阵换将之举显示,其“阿巴新战略”、“增兵战略”均呈现失败之势。

首先,阿富汗战场进展不利。一年之内两次增兵累计达5.1万,并未带来美军战场上的战略性胜利。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被美寄予厚望的马尔贾战役并不尽如人意,更有美国内阿富汗问题专家断言该战役“已然失败”。目前,驻阿联军和阿富汗政府军仅能在白天掌控局势,塔利班夜间活动频繁,并常以暴力手段胁迫当地民众勿支持联军。加上战后重建迟迟不见进展,马尔贾地区民众对阿政府不满情绪不降反升。在马尔贾战役战果不佳的负面影响下,坎大哈地区部落长老担忧新一轮军事行动将导致安全形势更趋恶化,而极力反对美军开展坎大哈战役。阿总统卡尔扎伊迫于压力,一直未对美军展开坎大哈战役松口。但在美看来,坎大哈战役“事关阿富汗战场成败”。麦克里斯特尔下台之前,该战役已一拖再拖,此番换帅更使其变数大增。

比起战场上的无所作为,阿民事建设的效果不彰更使奥巴马恼怒。奥巴马推出的“阿巴新战略”,重点之一就是加紧推进阿国内经济与社会重建,改善阿政府施政。但目前看,民事战略的推进遇到巨大困难,集中表现在卡尔扎伊政权的深度腐败。美认为,腐败问题不仅削弱卡尔扎伊政权的合法性、增强塔利班的号召力,客观上也增大了平叛难度,还导致国际援阿资金浪费严重。为此,美一再向卡尔扎伊政权施压,要求其加大反腐力度。但是,阿富汗动荡不安,缺乏法制,目前要彻底根除腐败现象几乎不可能。此外,阿中央政府历来严重依赖地方实力派维持统治,若果真将涉嫌贪腐的实力派挡在政权之外,则整个政权体系都难以运转。

此外,国际支持进一步减少,更使美在阿处境雪上加霜。奥巴马政府试图拉拢国际社会投入阿平叛和重建进程,目前看来却和者寥寥。近期,加拿大、荷兰等国明确表示将于近期从阿撤军,美铁杆盟友英国也于近日宣布,撤出其在阿最危险、争夺最激烈的一些地区的驻军,把防务移交给美军。为吸引国际社会支持重建,美更于近期抛出"阿富汗储藏巨额矿产资源",其焦急心态可见一斑。

可见,在目前形势下,美很难指望在2011年7月“按时”撤军。今年12月,美将对“增兵”战略进行再评估,届时不排除奥巴马迫于形势而推迟撤军时间。(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学者)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报告提出中国须尽快将核安全法纳入立法程序
前两月全国财政收入超2万亿同比增13.1%
国内首艘校船将起航定点摆渡36名学生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给微博提供持续发展渠道
央行负责人回应货币政策金融改革诸热点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
“新普京时代”拉开帷幕 稳定是“主旋律”
欧元区财长会议正式批准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
儿童急性白血病等将可获地方专项救助
蛟龙号拟五六月挑战7千米深海冲纪录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2011年第8期
专题导航更多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华诞。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龙年属龙
中国入世10周年回顾与展望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