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执政的民主党新代表菅直人于4日当选为新一任首相。然而,与8个多月前踌躇满志的鸠山率民主党击败自民党并组建联合政府时的执政环境相比,新首相处境异常严峻,坐稳“相座”须闯三关。
菅直人须闯的头道关,是打造“清新民主党”形象,迎接7月中旬的参议院选举,寻求较为顺利执政。鸠山执政时,民主党因在参院议席不过半数,为求政权稳定而与社民党和日本新党结成执政联盟。而现在,执政联盟解体,社民党站到在野党一边,再加上普天间问题上“承诺没有兑现”激起冲绳县民“愤怒”,民主党面临空前选情危机。本次选举,民主党要保住被改选的54个议席已十分艰难,如再联合其他小党派议席总数还不过半,自民党政权后期出现的“扭曲国会”现象将会重演,施政将可能在国会步步受阻,民主党当前必须迅速扭转选情。
菅直人须闯的二道关,是如何协调日美关系,使新政府在对美态度上既彰显“个性”,又不至“触怒”美国。民主党在野时不断批评自民党一味追随美国,主张建立“平等”日美关系。但事实上,在维护和加强日美同盟关系的“大前提”方面,民主党与自民党并无原则区别。从普天间问题就可看出,迁移方案在翻了一个“漂亮的跟头”后又回落到自民党政府与美国达成的原案上,这说明:“承诺”可以不兑现,冲绳民众的利益可以被“忽视”,但日美同盟却不得不维护。因此,处理日美关系,如何不被舆论批评为“与原自民党政权一样”,又能走出一条“独特”的对美协调路线,是新政府面对的又一挑战。
菅直人须闯的第三道关,是能否推出有效经济政策,使显露复苏苗头的日本经济走上增长轨道,这关乎新政权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前自民党政权倒台与其在推行经济改革上的失败关系很大。然而,菅直人接手政权后,政策选择和财政余地很有限;他在鸠山内阁时,曾主张修复日本困顿的财政状况、敦促民主党重新审查财政支出、寻求提高消费税,但尚未得到国会及党内积极回应。而参院选举在即,民主党议员更担心提高消费税政策“吓跑”选民。此外,与经济相关的一些法案仍有待国会审议通过。而经济政策成功与否最终将决定新政府能否获得民众支持,从而使民主党政权保持长久稳定。
通过市民运动走上日本政坛的菅直人,曾在上世纪90年代担任厚生大臣期间,在处理艾滋病病毒污染血液制品等问题上成绩颇著,声名鹊起,被誉为“草根大臣”。如今成为“草根首相”的菅直人能否给日本政坛带来新气象,率领“遍体鳞伤”的民主党走出政局困境,其“闯关”能力将受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