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合作:在坚实的基础上开创美好未来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国际- 环球观察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阿合作:在坚实的基础上开创美好未来
王京烈 • 2010-05-26 • 来源:北京周报 2010年第21期 5月27日出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点击阅读英文版>>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有着极其相似的历史遭遇和共同的发展需求,相互协调与相互支持是双方利益之所在。基于这种共同利益的基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希望为国内发展赢得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即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环境、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

阿拉伯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纷纷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但是在特殊的国际地缘政治中和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一直深陷战乱与动荡之中,不仅民族国家建设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也比较低下,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甚至有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因此,“发展”也同样是阿拉伯国家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发展就需要双方的相互理解与支持,有效的协调与合作。

 

政治互信

双方高层频繁互访,中国领导人已访问过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阿拉伯领导人也频繁回访,加强了双方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中国与阿拉伯各国建立了外交部政治磋商制度,经常就双方关切的问题进行政治磋商,有助于双方增进了解,增加共识,促进相互合作;中国还先后同埃及、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等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将合作提高到新水平;“中阿合作论坛”是中阿合作的新形式,标志着中阿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伙伴关系。早在1998年阿盟就曾发展21世纪中阿关系做出了决议。2004年1月成立“中阿合作论坛”是中阿关系发展中“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目前,中阿合作论坛已经举行了7届高官论坛和4届部长级会议。

 

经贸合作

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构成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经贸合作中的巨大互补性,属于互有需求型。在能源领域也是如此,不仅中国需要石油,阿拉伯产油国也需要将石油以适当的价格出售出去、维系稳定的客户,才能获得长期、稳定、可观的收入,为本国带来实惠。这种客观存在成为中阿双方进一步开展互利互惠的双赢经济合作的重要条件。从而使双方在经贸合作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目前中国已经同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签订了经济贸易与技术合作协议,并建立了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签订了投资保护协议和避免双重征税协议。近年双方经贸往来密切,双方贸易额从2004年的364亿美元攀升至2009年的 1074亿美元,相互直接投资累计从11亿美元增加到55亿美元,工程承包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从135亿美元提高到700亿美元,涉及领域除了金融、能源、建筑、交通、制造和加工业等传统领域外,还积极拓展IT业、市政建设等新的领域。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中阿经贸合作的良性拓展,充分显示了双方经济的巨大互补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美好未来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阿关系的发展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阿友谊与合作如何谱写新的篇章,这是中阿双方都必须认真考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在争取民族解放、维护政治独立、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繁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根据自身的国情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各自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因此,相互借鉴学习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全球经济尚未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面临着严峻挑战。然而,我们很高兴的看到,5月13日-14日举行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期间取得了十分重要成果,不仅有长远合作的框架,更有逐步落实的具体举措。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一致同意在论坛框架下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发表了《关于中阿双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宣言》和《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公报》,会议期间和会前还签署的《中阿合作论坛2010年至2012年行动执行计划》和《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合作备忘录》等,这一系列文件成为指导中阿关系发展的重要文件和保证,表明中阿关系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中阿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阿双方将大力加强战略合作,密切高层交往和战略磋商,交流治国理政和发展经验,增进双方政治互信;继续在涉及各自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相互配合,共同应对重大全球性问题。中阿双方将在政治、经贸、能源、环保、农业、文化、旅游等诸多领域开展合作,中方将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每年为阿拉伯国家培训1000名各类人员。中方重申将继续支持“阿拉伯和平倡议”,愿同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中东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合理解决。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已经达成共识,要全面拓展经贸合作,扩大贸易规模,规范贸易秩序,优化贸易结构。中国将继续稳定与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贸易,扩大进口阿方非石油产品,同时增加向阿方出口附加值更高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继续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赴阿拉伯国家投资兴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欢迎更多阿方企业来华发展。中国将推动在双方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领域的合作,支持双方企业参与电力、铁路、公路等项目建设;拓展双方金融领域的合作,加强在环保、防治沙漠化等方面的合作。

今年5月11日,中国与卡塔尔签署了关于能源和融资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同日,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乙烯合资公司,由中国石化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共同投资183亿元,是两国深化在油气上下游一体化领域合作的重要项目。而“中阿经贸论坛”将于今年9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举行,主要议题有5项:中阿投资贸易便利化与进出口贸易发展前景,中阿产品市场准入联合认证机制探讨与对接,中阿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前景,加快中阿旅游文化发展的政策选择和中阿经贸及技术人才培训交流。中阿经贸论坛今后将每年举办,成为一种长期机制,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政府官员、企业商界人士和专家学者提供拓展经贸活动的平台。

中国早已同阿拉伯各国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并在这些协定的框架内,签署了一系列具体的文化合作执行计划。今年5月11日,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签署了《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合作备忘录》,并将成立一个由政府部门、出版商和有关机构的代表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共同负责项目实施,使中阿文明对话又添加了更多的实质性内容。双方将启动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包括历史文化典籍、现当代文学作品、少儿作品等著作的互译工作,将更多的优秀作品呈现给双方读者,进一步增进两大文明之间的交流,构建现代文化的“丝绸之路”。今年6月双方还将在北京和上海举办第二届阿拉伯艺术节。(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研究室主任)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报告提出中国须尽快将核安全法纳入立法程序
前两月全国财政收入超2万亿同比增13.1%
国内首艘校船将起航定点摆渡36名学生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给微博提供持续发展渠道
央行负责人回应货币政策金融改革诸热点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
“新普京时代”拉开帷幕 稳定是“主旋律”
欧元区财长会议正式批准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
儿童急性白血病等将可获地方专项救助
蛟龙号拟五六月挑战7千米深海冲纪录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2011年第8期
专题导航更多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华诞。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龙年属龙
中国入世10周年回顾与展望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