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我们永远的好兄弟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访谈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阿拉伯,我们永远的好兄弟
• 2012-07-18 • 来源:北京周报 2012年第28期 7月12日出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顾客在阿联酋迪拜的龙城贸易城购物(5月2日摄)。迪拜龙城贸易城是目前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商贸中心和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新华社记者 覃海石 摄

中阿友谊在近年来一直迅速发展。《北京周报》记者丁盈日前采访了中阿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秦勇,就中阿关系进行了回顾、分析和展望。

 

《北京周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交往情况如何,近年来与之前相比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吗?

秦勇:中阿友好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使节就曾到达阿拉伯国家,开辟了历史上中阿 “丝绸之路”。

解放后中阿关系更加密切。1956年,埃及、叙利亚、也门等阿拉伯国家陆续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他们成为最早与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1990年7月,我国与沙特建交,至此我国与所有阿拉伯国家均建立了外交关系。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入,中阿双方政治交往更加密切,高层往来不断增多。我国与埃及、阿尔及利亚、沙特、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都缔结了全面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

据我所了解,中阿本着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经贸合作一直保持良好的势头,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2011年以来,部分阿拉伯国家发生政治动荡,多数人都以为中阿贸易额会受到影响,一定会有所下降。然而,出人意料的却是,双边贸易额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继续攀升,官方统计双方贸易额已突破2000亿美元,现在阿拉伯国家已经成为中国的第7大贸易伙伴。

 

《北京周报》:中阿关系的发展和交往的加深对于双方来说意味着什么?中国为什么要加强和中东地区以及阿拉伯世界的交往?双方的交往中是否存在困难,您认为该如何克服?

秦勇:近几年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合作的势头越来越强劲,以政治、经贸、文化三大主轴全面展开。在政治层面,中阿高层频繁接触不仅增强了彼此的相互了解,也对加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地区问题和国际问题层面上的协调与合作提供了保障;在经贸领域,各种民间论坛、研讨会、展览会蓬勃兴起,为中阿双方互补优势、务实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在文化领域,中阿通过文明对话、互办文化节等形式,促进了高教科研等领域的合作。

阿拉伯各国经济水平虽有差异,但作为一个整体,和中国一样,同属第三世界,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现实的任务。目前,中国是世界政治大国中唯一与中东所有国家及冲突各方都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

但是双方关系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经贸关系更是严重滞后于政治关系。近两年贸易额虽有增长,但在双方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且不平衡,进出口贸易的种类也比较有限。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国内汽柴油价格10日起每升上涨约3毛钱
两岸投保协议加强对两岸投资者权益保护
潘基文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
加纳总统马哈马会见胡锦涛主席特使李立国
驻尼泊尔大使杨厚兰就任中国驻南盟代表
日本长崎举行仪式悼念原子弹爆炸遇难者
俄罗斯对美军驻留阿富汗的计划提出质疑
养老金空账之痛
我国养老金现状只能满足公众养老现收现付需求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专题导航更多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15年前的7月1日,一个全球目光汇聚的时刻,一个亿万国人感动的瞬间。分离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重回祖国怀抱。时光荏苒,东方明珠栉风沐雨,始终光彩依然。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