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对外经济合作模式?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他指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金砖国家是世界经济稳定之锚”
2014年7月15日,习近平在巴西福塔莱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时指出,“金砖国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具有多样性和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我们应该建立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在贸易和投资领域探索建立一体化大市场,在货币金融方面构建多层次大流通,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形成陆海空大联通,在人文领域推动各国人民大交流”。
当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在巴西福塔莱萨签署协议,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并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根据协议,该银行总部将设在上海。习近平表示:“金砖国家既要做世界经济稳定之锚,也要做国际和平之盾。”
“开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
2014年9月13日,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习近平围绕把上合组织“打造成成员国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倡议,在务实合作方面提出了5点建议,其中 “开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位居其首。
习近平表示:“在世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有关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本组织要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深挖区域合作潜力,共创合作机遇,增强成员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我们应该在照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基础上,探讨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开展更广泛和更高层次合作,相互提供最惠国待遇,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构筑本地区统一经贸、投资、物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