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孙业礼:中共新一届领导人治国理政的思路和风格
孙业礼 • 2014-10-24 • 来源:中国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十八大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的情况下,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民族凝聚力增强,党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满意,国际社会高度评价。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如何观察中国未来的走向?海内外许多人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共新一届领导人执政思路和风格。最近,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外文局合作编辑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正契合了这个期待。

该书分18个专题收入习近平讲话79篇。这虽仅是习近平众多讲话中的一小部分,有些甚至只是摘要报道稿,但这些短文文风活泼,大量新语言、新理念更是令人耳目一新。书中40多幅图片,展示了习近平各个时期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习近平亲和、宽厚、务实和坚毅的形象。卷尾的记传,透露了习近平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家庭背景和情感世界,也颇为可观。一卷在手,中共新一届领导人治国理政的思路和风格尽可体悟。

一、用梦想凝聚共识,激发能量

书中收入七篇习近平谈中国梦的讲话,全书115次提到中国梦,实际上几乎每篇都涉及到了中国梦。中共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并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提出,可谓意蕴深远。

从习近平的讲话看,“中国梦”实际上是在寻找凝聚全民族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中国是一个大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大陆和台湾尚未统一。加之当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想法都差异甚大。如果人心散乱,形成内耗,力量抵消,就不可能有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凝聚共识。而在这么大的范围内凝聚共识,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什么才是我们的最大公约数呢?近代以来一代代中国人前仆后继,奋斗牺牲,其实为的就是一个目标,即民族复兴。民族复兴之梦,可以拨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弦。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最大公约数。中国梦提出后,迅速成为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华人热议的话题,民族凝聚有了一个坚实内核。

中国梦开掘出民族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充满梦想是一个国家处于上升期的鲜明标志。习近平说,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样一个梦想,这样的论述,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中国梦提出后,中国出现一片放飞梦想的景象,几乎每个人都在憧憬自己的美好梦想,从上学就业到住房就医,尊严的保证、事业的成功、价值的实现……,13亿个鲜活生动的梦想,使得当今中国社会充满激情,充满创业、创造的活力。每个人为实现梦想的努力,汇聚成了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二、用自信坚定沿着中国道路前行的勇气和决心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习近平喜欢引用的一句诗。与他对人生的自信相比,在这本书中透露出的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烈自信给人的印象更加深刻。他说过:“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他反复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彰显出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刻骨铭心。他的著作中大量的篇幅是论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的一句名言是: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他认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书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反复强调和理论阐述,彰显自信,也传达和传导了自信,大大增强了全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魅力上海”城市形象推广活动在休斯敦举行
美防长证实韩美未商讨在韩部署反导系统
我国治国理念和模式的第二次飞跃
欧盟达协议 2030年前温室气体减排40%
美对“伊斯兰国”已空袭600余次
习近平法治思维的“三个高度”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纪委四次全会25日召开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发射成功
旺角非法霸占区暴力事件升级 形势险峻
微画册更多
轨迹
本期我们选择的照片,汇聚成一条轨迹,这些记录标志性历史事件和足以点亮历史之现实细节的影像跨越了几十年,勾勒出了中国瞬息万变的生动轮廓和中国老百姓始终未变的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内质。
专题导航更多

李克强访问欧洲三国

10月9日至17日,李克强总理赴德国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对德国、俄罗斯、意大利进行正式访问。期间,李克强还参加中俄总理定期会晤,访问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出席亚欧首脑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的纪念日。65年来,中国由积贫积弱不断走向繁荣富强,中国的社会经济、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国际地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

习近平访问亚洲四国
亚欧新闻媒体论坛
对口援藏二十年
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