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2010年4月11日,首届核安全峰会即将在华盛顿会议中心举行。新华社记者张军摄
3月24日至25日,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将在荷兰海牙举行,53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欧盟、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刑警组织的领导人和代表将齐聚海牙。本次峰会旨在防止全球核恐怖,主题涉及减少核材料及放射源数量、增强核材料及放射源安全性、打击核材料走私以及改善国际合作等。本版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全球面临的核安全问题
诸旭辉(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研究员、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顾问)
刘宏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詹姆斯·刘易斯(美国华盛顿军备控制与防核扩散中心发言人)
威廉·托贝(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前美国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
阿列克谢·费年科(俄罗斯科学院国际安全问题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峰会主要目标
提高核安全议题讨论级别,强调国家在核安保方面的责任,主张通过广泛合作建立一个持续有效的核安全体系。这是构筑全球核安全“3S”协同体系的重要内容
詹姆斯·刘易斯:2014年核安全峰会旨在防止核恐怖主义。这需要减少世界上危险核材料的存量、保护现有核材料的安全,并且加强以此为目的的国际合作。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与前两届有所不同,可能在强调保护民用高度浓缩铀的基础上,同时强调保护军用核材料,减少钚造成的威胁,鼓励各国展示自身核安全措施的有效性。此外,国际社会将注重《首尔公报》和《华盛顿工作计划》中未完成的任务,并付诸行动。
诸旭辉:首届核安全峰会(华盛顿峰会),主要是向全世界提出了针对恐怖主义的核安全概念,让全世界都了解到防止恐怖分子窃取核材料、制造核武器或攻击核设施等的重要性。同时,将核安全与核裁军、核不扩散、和平利用核能提到了相同的高度,成为全球四大核事务之一。第二届核安全峰会(首尔峰会),是针对华盛顿峰会上达成的共识、设立的目标,正式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落实措施和办法。
如果说华盛顿峰会树起了核安全这面大旗,首尔峰会重在落实核安全的措施,那么这次海牙峰会可以用显效来概括。因为,前两次峰会后,一些国家,尤其中国,踏踏实实做了一些工作,可谓初见成效。前两届峰会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相信第三届也不例外。
刘宏斌:华盛顿峰会主要强调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首尔峰会恰逢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会议以“加强核材料与核设施的安全”为主题。虽然增加了核能安全的议题,但是会议重点仍然是核安保,注重核电安全运行与防范恐怖主义的关系、更加强调放射性材料尤其是放射源的安保问题。
本届峰会将回归核安全峰会的主要目标,即强调国家在核安保方面的责任、强调通过广泛合作建立一个持续有效的核安全体系。这也是国际上构筑核安全“3S”协同体系的重要方面。3S代表了核保障(Nuclear Safeguard)、核安全(Nuclear Safety)和核安保(Nuclear Security),体现了国际社会在核不扩散、核能安全以及核材料与核设施安全等方面的承诺和责任。
威廉·托贝:核恐怖主义的威胁是真实存在且亟待应对的,国际社会应该有足够信心面对核恐怖主义威胁。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是各国领导人实质性推动保障国际安全的机会。
詹姆斯·刘易斯:人类在加强核安全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也任重道远。核安全峰会成功地提高了核安全议题的讨论级别,促使各国认真采取措施加强核材料的保护,同时提升公众对核恐怖威胁的理解。世界上仍然有25个国家拥有核材料,并且大部分核材料处于不安全状态。核材料的偷窃、非法贩卖、走私核及放射性材料仍然是人类重大威胁。
阿列克谢·费年科:第三届核安全峰会的议题是预防核恐怖主义、应对来自国内外核恐怖主义、减少核材料及放射源数量、增强核材料及放射源安全性、解决核材料走私、加强国际合作等。新的议题有对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国际核安全及核材料的保管,以及重新制定新的核安全谈判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