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方没有任由两国关系气氛继续下滑。7月9日至10日,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开幕致辞中引用苏轼的名句“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强调中美关系与时俱进的必要性,指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双方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从两国国情和世界形势出发共同作出的战略抉择,符合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体现了双方决心打破大国冲突对抗的传统规律、开创大国关系发展新模式的政治担当。这项事业没有现成经验和模式可以照搬,出现一些困难甚至波折不足为怪。“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共同解决问题,而不能被问题牵着鼻子走。”习近平再次强调,“我始终认为,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只要我们双方坚持相互尊重、聚同化异,保持战略耐心,不为一事所惑,不为一言所扰,“中美关系大局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会见美方与会代表时,习近平重申了对奥巴马来京出席APEC会议并访华的邀请。
在书面致辞中,奥巴马重申美国不谋求遏制中国,乐见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并表示美方致力于同中方构建互惠互利的新型大国关系,不认为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美中可以竞争但绝不冲突。
7月中旬,习近平出访拉美。抵达首站巴西福塔来萨后不久,习近平应约接听了奥巴马的电话。奥巴马打这个电话的主要目的是协调在乌克兰等国际问题上的立场,但美国总统主动致电正在所谓“美国后院”访问的中国领导人,这一动作本身引起外界议论,人们看到的是能力不济、有求于人的奥巴马政府正无奈任由现实磨去美国一贯的傲慢棱角。
但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不肯放松牙齿,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刚一结束便开始新的叫阵。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帮办迈克尔•富克斯在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办的研讨会上提出“三不建议”,要求“各方不再夺取岛礁与设立前哨站,不改变南海的地形地貌,不采取针对他国的单边行动”。这个建议首次以公开形式具体化了美国的“冻结”主张,看似中立、公允、促和,实质上主要针对的是中国,意在阻止中国在东亚海上的“扩张”势头。
中方见招拆招。在当月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系列外长会议期间,中国外长王毅宣告,中国和东盟已找到南海问题解决之道,也就是中方倡导的“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谈判寻求和平解决,而南海的和平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效管控和妥善处理具体争议。(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