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尼尔·菲尔穆斯 · 2025-11-05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 标签:南京大屠杀;文化 | 打印
| 纠错 |
2025年9月,外文出版社出版了《东京审判:南京大屠杀的证言与判决》一书。阿根廷前科技与创新部部长丹尼尔·菲尔穆斯阅读该书后发表了评论,内容摘编如下:

《东京审判:南京大屠杀的证言与判决》英文版封面(外文出版社供图)
《东京审判:南京大屠杀的证言与判决》英文版的面世令人激动。在当今全球武装冲突加剧、国际关系持续紧张、种族与宗教迫害频发的背景下,这部著作的问世显得尤为重要。
1937年冬天至1938年发生的南京大屠杀导致逾30万平民罹难,数万名妇女惨遭强奸,被捕者受到严刑拷打,百姓财产遭系统性劫掠。中国人民与中国政府始终铭记历史,坚决为死难者伸张正义。这段历史彰显了中华民族面对国难与外侮时的坚韧精神。
然而,在众多西方国家,日军实施的这场暴行至今仍鲜为人知。东京审判的历史意义同样未被充分宣介——它不仅是对正义的追寻,对南京大屠杀军政要犯的审判,也是对未能阻止暴行发生的失职者的追责。
书中呈现的证词与报告揭露了日本军队灭绝人性的暴行。亲历者的证言尤其令人心碎。
阅读这些史料,读者不仅成为了历史旁观者,也能切身感受到受难者的痛楚,生发出“绝不可让真相湮没”的坚定信念。唯有让这些证词代代相传,方能阻止暴行重演。
正因如此,我们更需牢记南京女性的遭遇。与历史上诸多种族灭绝事件一样,在南京大屠杀中,女性成为了日军对手无寸铁普通民众施暴的主要目标。
南京大屠杀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日军对受害者的选择纯属随机。除极少数个例外,逮捕与屠杀行为往往毫无军事理由。无人是安全的。而这种无差别的屠杀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制造笼罩全城的恐怖氛围,以彻底瓦解任何可能的民众组织与反抗。
本书内容表明,南京大屠杀是一场由日军高层煽动或至少默许的混乱大屠杀。正因如此,审判过程中呈现的证词与报告才如此重要——它们构成了定罪量刑的铁证。南京发生的惨剧成为了法庭追究松井石根等军事指挥官、广田弘毅等政治决策者(二人均被判处死刑)责任的核心依据,证实了他们应对持续数周、针对平民的系统性暴行承担罪责。
毋庸置疑,这部著作将有力遏制任何企图否认或淡化历史真相的行为。同时,它更是为遇难者重拾人格与尊严所作出的努力。本书以文字捍卫正义,既能防止遗忘成为对死难者的二次屠杀,也为让那些被暴力湮没的无声者,得以重新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说南京大屠杀揭示了人性之恶所能堕入的深渊,那么对这段历史的铭记正是抵御悲剧重演的“疫苗”。
搁笔之前,我要再次重申向英语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历史、展现东京审判意义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惨痛经历,更是全球反战争暴行、反有罪不罚的一部分,有利于构建集体历史意识,阻止悲剧重演。
正如本书序言所说,南京大屠杀与犹太人大屠杀一样,都是对人类尊严的侵犯,绝不应该遗忘。《东京审判:南京大屠杀的证言与判决》——这部凝结着血泪的著作,既有助于预防暴行重演,更有助于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的世界。
(作者系阿根廷前科技与创新部部长)
翻译:李南
责编:姚斌
|
|
|||||||||||||||
产品专区 |
|
| 合作伙伴: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