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文 · 2023-09-09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兰花奖;白佩兰;文化 | 打印
| 纠错 |
有一种坚定,是气若兰兮长不改;有一种热爱,是心若兰兮终不移。年少时初识中华文化,在岁月中感知中华文明,直至鲐背之年,白佩兰仍珍视这份中国情缘。
9月8日,首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及兰花奖国际文化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举行,汉学家、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教授白佩兰获得“杰出成就奖”。站在颁奖台上,她感慨道:“我的中文名字里也有‘兰’这个字,或许这是一种宿命。”
白佩兰接受《今日中国》专访。(《北京周报》记者 尹康摄)
1963年,白佩兰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学金在墨西哥学院攻读东方研究硕士,在几个亚洲研究对象里,她选择了中国,命运的齿轮从此开始转动。“总体来说,那时我对中国的认知是比较零散的,但是我对她很感兴趣。我读过关于中国的小说,也知道轰轰烈烈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尤其是当我做分析研究可行性的时候,我发现中华文明深刻地影响了亚洲的其他文明,所以我决定我的学习和研究要从源头开始”,白佩兰在接受《今日中国》西文版专访时说。
1969年,白佩兰入职墨西哥学院,在那里,她对中国历史、社会和传统文化等做了更加深入性的研究,出版了《中国历史缩影》《中国,1800年前的历史与文化》等一系列著作,她的这些研究深刻地影响了西语界读者“中国观”的形成。
作为伊比利亚美洲传统汉学创始人和领军人物,白佩兰认为,“汉学”两个字需要谨慎使用。“当我们谈论汉学时,我们必须小心。汉学与传统文化研究有关。比如研究中国经济的人,并不是原本意义上的汉学家。现在大部分人更愿意研究当代中国,研究中国的政治、科技、国际关系等,很少人会选择研究古代中国,因为这个领域更加复杂,而且这意味要花多年的时间来学习古汉语。”白佩兰特别注重让自己的学生了解古代中国,“不管他们是政治、经济还是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我都试图让他们知道中国过去是什么样子,中国的传统是什么,这是我想传播的内容。”
白佩兰在兰花奖国际文化论坛上发言。(《北京周报》记者 尹康摄)
耄耋之年,白佩兰依然在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哲学导论”、“中国现当代社会及文学”和“中国历史”等课程。2021年,她与塞维拉、陈勇合著出版了《儒学简史》。白佩兰认为,有几种哲学思潮一直在塑造着中国,儒家思想是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思潮之一。“中国高度重视儒家思想,因为它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照顾和保护。了解儒家思想能够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
据白佩兰观察,在过去的五十年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对中国的兴趣惊人地增长,几乎每天她都有收到关于中国的各种会议邀请。白佩兰认为,为了推动墨西哥汉学研究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增强中墨之间的交流,增加奖学金的数量。“我开始研究的时候,没有机会来中国,因为那时两国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等我踏上这片土地时,我已经做中国研究很多年了。今天,墨西哥学生来中国深造更容易,但是也需要必要的支持。”白佩兰表示。
白佩兰获“杰出成就奖”。(《北京周报》记者 尹康摄)
半百光阴奔走传颂中华文化,白佩兰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自豪:“我的学生来自拉美各个国家,比如智利、阿根廷、哥斯达黎加等,在墨西哥学成归国之后很多人继续在从事汉学研究相关的工作,这对整个拉美汉学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获奖感言中,她对所有支持她开辟职业道路、推动拉美地区汉学研究、中国研究的人表示了感谢。“我要感谢所有中国的朋友,这些年来他们慷慨地帮助我更好地了解中国。我还要感谢我的墨西哥同事,他们允许我就任何我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教学和研究。最后,我要向身处拉美各国的我的学生们表示感谢,他们为汉学研究、中国研究作出了贡献,也让我的研究变得更有价值。”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