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用一把古琴拉近金砖朋友圈的友谊

《北京周报》记者 侯伟利  ·   2017-09-0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古琴;金砖国家;文化
打印
纠错

  龙人古琴文化村创办人、“村长”谢建东坚持用匠心精神手工打造好琴,他手下的一把古琴要经过精心选材、手工打磨等11个步骤历时7年才能成型。 (被采访对象供图)

  9月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鹭岛厦门落下帷幕,金砖合作的第二个“金色十年”拉开大幕。此次会晤将人文交流提升到与经济和政治安全合作同等重要的地位,为金砖国家间彼此之间的关系注入了新鲜血液。与会代表表示未来将推动金砖国家在人文交流领域建立更加务实的合作。

  “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是金砖国家未来经济和政治安全等领域合作拓展加深不可或缺的基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前所长陈凤英告诉记者。

  在本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举办地福建省也在用长久以来积淀的独特历史文化为金砖朋友圈友谊的增进贡献力量。今年年底,遍布金砖五国和世界其他各地的孔子学院将迎来新的国学文化——古琴文化。而这背后的推动者就是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的龙人古琴文化村。

  在位于厦门以西50公里左右的绿水青山之间,斫琴师谢建东于2010年打造了这座集古琴手工制作、古琴文化传承、教育和学术研究、文化旅游于一体的龙人古琴文化村,如今已成为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华古琴文化及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

  “目前古琴文化教材的编写已经完成,预计年底出版,通过孔子学院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国古琴文化,” 龙人古琴文化村创办人、“村长”谢建东说。

  位于龙人古琴文化村的斫琴工坊传承古琴制作工艺的同时,带动当地就业。(侯伟利摄)

   说起谢建东与古琴的缘分,他觉得是自己的内心使然。曾经从事木材改性处理技术研究的他,在一次偶然机会了解到古琴,便深深爱上古琴。秉持着一种“想做好琴”的心态,加上自己对木头性能比较熟悉的优势,谢建东一头扎进了制作古琴的世界里,一晃就是十几年。

  谢建东坚持用工匠精神纯手工打造可以传承千年古琴。他对古琴的精益求精和对古琴等传统文化的热爱吸引力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和追随者,大学生黄志禄就是其中一个。这个时常身着传统中式服装,神情中比同龄人多了很多沉稳与安静的89年大男孩至今仍然记得那个让他决定致力于传播古琴文化的夜晚。

  那是2008年在厦门鼓浪屿音乐厅举办的一场古琴音乐会。一位古琴演奏家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诗演绎的淋漓尽致,仿佛让他感受到波涛汹涌中的宁静。从此,他便爱上了古琴,于是跟随谢建东在龙人古琴文化村扎根,潜心整理古琴文献资料和制作工艺等相关工作。

  “古琴跟吃饭、睡觉、玩手机一样,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他告诉记者。对黄志禄来说,忙碌的一天结束后,将自己置身于古琴的高山流水就是最大的享受。而他近期的目标就是完善古琴文化传播读本,为世界各国了解古琴贡献自己的力量。

  制琴工匠正在为古琴上漆。(侯伟利摄)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