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国际健身气功日活动在美国纽约拉开帷幕

《北京周报》记者 丁盈  ·   2017-08-15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气功;纽约;太极;文化
打印
纠错

    清华大学副教授马勇志(左)和沈阳体育学院教授姜娟在811日举办的纽约新闻发布会上示范健身气功八段锦。(丁盈摄)

  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中国武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王震指出,当前,传统气功同样需要继承创新,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中国政府目前将气功主要划分为健身气功和医疗气功。健身气功定义为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项目。目前,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已陆续挖掘整理推出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太极养生杖、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十二段锦、马王堆导引术、大舞等9种功法。这些功法一经推出,以其动作优美、内涵丰富、简单易学、功效明显之特点,加之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时间、场地、器械等限制,受到世界百万气功爱好者的普遍欢迎。 

  健身气功系列功法来源于传统气功,但也跟传统气功有所区别,王教授解释说,总体说来,健身气功是将各种功法的不同流派加以提炼,使之更加简单,形成一套相对更“标准化”的,从而更符合广大群众的健身要求。对专业气功人士来讲,则更适合自身的需求选择传统气功流派进行修习。 

  据代表团成员之一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任定成介绍,五禽戏是中国东汉名医华佗(公元25年-220)根据虎、鹿、熊、猿、鸟活动特点编创的一套仿生类健身方法。他指出,健身气功五禽戏继承了传统五禽戏的精华,力求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在形神兼备、意气相随、内外合一中达到三调合一的健身效果;该套方法在形体上也具有美观大方,动作舒展,运动量适中等特点,适应于不同人群的健身锻炼。科研测试表明,长期习练对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习练者的心血管机能、呼吸机能有所改善,关节灵活性和体力、握力有所增强,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 

  而八段锦产生于中国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前,在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逐渐发展完善,是一种以肢体运动为主的健身方法。健身气功八段锦吸纳传统八段锦功法的精髓,按照现代运动学和生理学规律,对动作次序和运动强度进行了调整,通过动作、意念和呼吸的协调配合,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健身气功八段锦动静相兼、松静自然,柔和缓慢、圆活连贯,适应于不同人群的健身锻炼。科研测试表明,长期习练有助于改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的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机体抗衰老能力,改善心理健康,并能提高上下肢力量、关节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任教授还强调说,气功只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健身运动。它确实能够有助于身体健康或对一些疾病的辅助治疗,但不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包治百病的仙丹。“尽管中国传统气功确实追求一种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并以这种和谐心态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但气功健身从来不需要宗教式的虔诚。健身气功不是宗教信仰,习练健身气功也不涉及练习者的宗教信仰。除此之外,传统气功和健身气功都是为了帮助练习者通过锻炼强身健体和修身养性,绝不会以收敛钱财为目的。” 

  他指出,有些气功师声称具有“超级能量”,能够控制他人思维、当众隐身,能够瞬间治愈现代医学无法治愈的疾病,甚至将自己刻画成精神领袖的,这些都只是“伪气功”,而不是真正的气功。“气功和气功师并不神秘,也并不可怕,只要你把气功看成是一种正常的健身运动。学会它的动作,理解它所提倡的和谐心态,你就会从中受益。”  

  2003年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开始走出去,向境外数以万计的健身爱好者普及了健身气功,受到广泛欢迎。2011年,为表彰健身气功为造福人类健康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国际奥委会特授予健身气功项目“国际奥委会群众体育奖”,使之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群众体育项目。 

  应广大民众要求,2012年成立了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这是由各国家和地区的健身气功社团组织自愿联合组成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团结和发挥健身气功会员协会力量推动和发展会员协会之间交流合作;促进和提高世界人民身心健康水平。目前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已有团体会员87个,活跃在五大洲的每一寸土地。在各个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已开展健身气功活动的国家和地区达到50多个,全球习练人口达650余万人。2017年,健身气功项目还有了首位形象大使。自幼习武、多次斩获全国武术比赛冠军的功夫电影明星赵文卓受聘为健身气功形象大使。他将积极参与健身气功的推广普及活动,分享感受,号召更多人习练健身气功,不断提升健身气功的社会影响力。 

  

上一页12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