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新疆纪事 >> 正文

“我的边关我的新城”——百年丝路口岸霍尔果斯与它的初代市民

  ·   2015-09-23  ·   来源:人民网
标签:霍尔果斯;口岸;新疆
打印
纠错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1日电(记者吴丹妮、关俏俏、赵戈)已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打拼近20年的商人高兵和夏森茂没能想到,40岁后,他们竟有幸成为这个百年丝路口岸的初代市民,并在时间洪流里继续见证它的发展与变迁。

  2014年6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县级霍尔果斯市。地处欧亚经济板块中心位置,通商历史已有100余年的霍尔果斯,在口岸商人们的忙碌中“变身升级”。

  “20岁出头就来到霍尔果斯,从没想到它能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崭新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里,坐在接待室茶桌旁的两人不禁同时感叹。从上世纪90年代在霍尔果斯穿梭“游牧”到如今站稳脚跟、扎根落户,老口岸的今昔与丝路商人的人生层叠交错,往事历历在目。

  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4团,个子高大却性格腼腆的高兵,当初来到边关霍尔果斯完全是为了“讨生活”。

  “那时候霍尔果斯口岸就是戈壁滩上几个小房子,所谓边贸生意也都是小打小闹。”初来口岸的高兵“孤注一掷”,把所有积蓄集中起来在乌鲁木齐进购拖鞋、手套、袜子一类的小商品,再找朋友带自己到口岸上来贩卖。对于这个如今做设备托运,年收入20万元至30万元的老板来说,那时做生意的“技术含量”实在不高。

  黑黑瘦瘦、热情外向的伊犁人夏森茂,则是1991年因参军来到霍尔果斯。1997年,退役的夏森茂决定继续留在霍尔果斯并开始从事边贸。“就是对霍尔果斯有感情,走到哪里都觉得自己离不开这。”

  1997年到2010年,夏森茂10余年间往返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做针织品生意。每3个月,他都要经过1次霍尔果斯,并在这里停留上一到两天。

  “来回多少次我是数不清了,只记得还没搞成经济开发区之前,排队的卡玛斯(一种俄罗斯产载重卡车)把现在的欧亚北路都占满了。”夏森茂回忆说,当时口岸最多时会滞留400余辆车,大家白天晚上不睡觉的看车,还经常因为排队争抢靠前的位置发生各种纠纷。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在霍尔果斯建立经济开发区;2012年4月,总面积5.28平方公里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眼见各项优惠政策纷至沓来,原始积累已较为丰厚的高兵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常年往返中哈的夏森茂也最终下定决心回到霍尔果斯。“从那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高兵和夏森茂说。

  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开始于口岸硬件。通过合理规划,口岸建立起了大型停车场,一度人多车杂的乱象被彻底改变。夏森茂说,尽管口岸货物的吞吐量一直在增长,但是通关场面再也不像以前那么混乱。

  为了提高通关效率,以前混在一起的货物通道也被重新划分。根据货物品类,通道被划分为机械设备通道、百货通道、果蔬通道等。“以前通关快的话也要3到5天,慢的最长要45天,而现在最快当天就可以出境了。”高兵介绍说。

  “软件”上的变化也让二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舒心和畅快。在口岸统一部署和安排下,放关完毕的车可按规定停进统一的停泊位置,已经卸货的空车也可按程序顺利停进口岸监管库中。

  “一关两检(海关、边检、国检)在提升服务质量上也下了很多功夫。”亲身经历过这些转变的夏森茂深有体会。夏森茂说,办事态度的转变、办事效率的提高都让他避免了很多尴尬、难办的局面。现在的霍尔果斯,不仅1个人就能办理好所有必要的手续,无法听懂汉语、初次入境的哈萨克斯坦司机还被允许由1名代办人员陪同办理所有通关手续,“手把手”的教会通关程序。

  “口岸上的人来了一批又一批,有人发展起来也有人最终离开,我们能坚持到现在并成为这座‘一带一路’明星城市的初代市民,真的荣幸。”刚用俄文回复过俄罗斯客户信息的高兵抬起头说,身旁的夏森茂用点头和微笑回应了这一说法。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