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章 >> 正文

从35岁到77岁,并非简单的年龄增长

《北京周报》评论员 兰辛珍  ·   2019-09-1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医疗卫生;时事
打印
纠错

  35岁和77岁,这是中国1949年和2019年的人均预期寿命值。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2018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岁。7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翻了一倍多。目前在中国一些地方,百岁老人并不鲜见。 

  35岁到77岁,对于人的寿命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所体现出的是中国经济社会的进步,是中国和平发展环境的持续,更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得病就医,这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体现。但在70年前,中国人得了病却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因为缺医少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长期战乱,公共卫生体系几近于无,长期以来肺炎、疟疾等多种传染病广泛流行,寄生虫病传播严重。 

  针对这种情况,新成立的中国政府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入手,自上而下迅速建立起包括国家、省、市、县各级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卫生宣教机构,并依靠财政支出为这些机构建立起稳定的资金来源。除了创建一般性的卫生防疫体系,中国政府还逐步建立起如结核病防治所、皮肤病防治所等各级专科防治所。这期间,中国公共卫生服务基本是免费的。到1960年,中国基本防控住了血吸虫病、鼠疫以及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并逐步开始对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脑、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结核病等展开接种防治。到1970年代后期,中国基本形成了包括卫生防疫、地方病控制、妇幼保健、国境卫生检验检疫等方面组成的全面的公共卫生体系,国民健康指标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当时的中国实施的还是“计划经济”体制,西方社会一直攻击中国的计划经济,但现在回头看,在当时正是计划经济体制,确保了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建设起全国性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全面防控传染病,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1978年,在阿拉木图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把中国的卫生发展模式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典范向全世界推荐。其中,主要功劳在于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 

  但“计划经济”时代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城市居民看病基本不花钱,国家财政负担。农村居民看病,由村集体承担,但属于农民自身劳动所得。中国医疗卫生体系是建立在经济体制基础上的,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国的公共卫生医疗体系也跟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开始进行改革。 

  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多次探索和尝试,开展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等等与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相关的一系列改革,最终确定了建设医疗卫生领域的“四大体系”: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这是符合中国自身特点的医疗卫生体系。 

  中国公共医疗卫生改革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免费或公费医疗,在一段时期里造成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因此“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中国医改的目标之一,最终中国政府想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为达到这一目标,中国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看,首先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经覆盖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超过13亿,覆盖面达97%多,中国已构建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其次,医药得到较快发展,从医护机构看,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99万多个,床位840多万张,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230万人。2018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83.1亿人次,医疗服务基本能够满足看病需求。从药物保障看,初步形成了基本药物遴选、生产供应、使用和医疗保险报销的体系,药品供应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再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这些成效最终的体现,就是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中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岁,婴儿死亡率下降到6.1‰。 

  但公共医疗卫生是国际社会的一个难题,特别是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居民健康面临着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威胁,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中国卫生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衡的矛盾依然存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因此继续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更好地维护、保障和增进全体居民的健康,让国人有更加健康长寿的生命,还需要不懈的努力。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