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正文

汇集全球智慧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周报》记者 徐蓓  ·   2019-11-0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事
打印
纠错

  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在中国上海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在演讲最后,他指出:“中华文明历来主张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不断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从提出至今,已经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单从115日至6日举办的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分论坛上的热烈景象便可见一斑。 

  116日下午,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分论坛成果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徐蓓摄) 

  据统计,为期两天的论坛上,共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智库界、媒体界400余位中外智库媒体代表出席。与会者围绕70年中国发展经验及其世界意义进行了对话交流,深入探讨了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和方式,并达成广泛共识。论坛发布了共识成果——《“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上海共识》(简称《上海共识》) 


和平崛起  中国“不走寻常路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中国发展与成就是与会嘉宾关注和讨论的重点。正如《上海共识》所述:70年来,中国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将一个曾经封闭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全方位发展进步。中国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科技创新、大规模减贫、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 

  国家统计局于今年九月发布的数据显示,1952年至2018年,中国的GDP679.1亿元跃升至90.03万亿元,实际增长174倍;人均GDP119元提高到6.46万元,实际增长70倍。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上升为77岁,森林覆盖率从1976年的12.7%提高到2018年的22.96% 

  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高级客座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丁·雅克看来,中国的崛起开启了一个新视野。中国的发展,靠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不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老路,不照搬西方国家发展模式,而是结合中国实际、总结经验教训、借鉴人类文明,敢闯敢试,走出一条自己的路。马丁·雅克说。 

  正如《上海共识》所述:中国的发展实践证明,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依据自身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探索多样化的现代化道路。 

  除了在经济发展、减贫方面的巨大成就被与会嘉宾普遍认可之外,中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也被与会者看在眼里。日本国际开发中心理事长薮田仁一郎表示,信息化时代,中国已在某些领域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比如说5G、面布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中国已经普及,也有很多中国的研发机构和企业正在探索无人驾驶项目。 


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 

  通过70年的发展,中国不仅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大国的发展道路,而且还与世界保持着良性互动。《上海共识》指出: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贸易、投资、人才和知识的一体化进程,为各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带来机遇,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支持发展中国家减贫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捷克前总理帕鲁贝克表示,中国的成功是全方位的成功,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也包括创新科技、医疗等方面。最近几年,中国进一步放开对外商投资的限制,实施一系列扩大开放的举措,让全球共享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增长机遇,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为经济全球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70年的发展成就,造福了世界人民。泰国前副总理披尼·扎禄颂巴说。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其他国家在与中国合作中获得发展机遇。现在,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事关各国发展的大事,将为全球人民带来重大机遇。 

  在与会嘉宾、克罗地亚地球经济论坛创始人贾思明卡•普雷尼克看来,中国通过对外投资,对外援助等方式,帮助了很多国家。“特别是中国过去的援非工作,对于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她对《北京周报》说。 

  而在逐渐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六年多来为世界带来的发展和机遇则取得了与会专家的共同认可。正如《上海共识》所述:一带一路促进参与各国投资贸易发展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不同文化不同制度的国家和民族互利合作,为增强各国联动发展提供了新平台。 

  对此,塞尔维亚前总统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表示: 中国向全世界证明,中国对国际关系的倡议,给许多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成功,因为大家都是平等的,可以在平等基础上交流合作。 

  提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普雷尼克从东欧国家的视角分析了其取得成功的原因。“我们注意到,这一倡议不仅对我们与中国合作非常有帮助,而且在这一框架内,我们可以和许多国家共同合作,两个国家也可以携手在第三方市场上合作。此外,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还推动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这样的国际金融机构的成立,有效解决了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的问题。” 她对《北京周报》说。 


文明交流互鉴 构建命运共同体 

  在与会嘉宾、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表示,民心相通是当前推动全球治理最基础、最有效的应对之策。全球治理是攸关各国利益和普通民众福祉的大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文明对话是国际社会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价值力量,可以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打牢根基、注入动力。”他说。 

  多数与会嘉宾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多元文化凝聚而成的最大公约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在尊重和维护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推动多元文明交流互鉴、交融共存。 

  阿根廷《号角报》总编辑、费布雷罗国立大学教授法比安•博索埃尔在接受《北京周报》采访时表示,文明互鉴、不同文明间平等对话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需要加强相互了解,对很多国际事件发生的背景进行分析,了解现有国际秩序产生危机的原因。”他说。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关系的一种新模式。它强调的是合作共赢,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可以打破原有民族国家的狭隘视野。”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秘书长杨鹏说。(参与记者 梁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