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改革开放40周年·人物 >> 正文

张晓军:用中医破解乳腺医学难题

《北京周报》记者 李一凡  ·   2018-06-12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中医;改革开放;民生
打印
纠错

  早晨8点,地处北京西郊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门诊大厅中熙熙攘攘,人流涌动。乳腺门诊室外,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排起了长队,等待着张晓军教授妙手回春,为她们解除常年的病痛。而在门诊室内,张晓军教授正在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并以自己多年来治愈的病例为例,努力安抚患者情绪,给予她们心灵上的鼓励。

  作为西苑医院外一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中西医乳腺癌防治全国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晓军教授的门诊可谓是一号难求。但为了减少复诊次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他总是尽量满足患者加号的需求。原本半天的门诊,他常常看到晚上9点,就连中午休息时间也抓紧给孕妇、产后患者看病。下午2点匆匆吃完午饭,冲一杯咖啡提提神,然后继续开诊,这种繁忙的工作日程早已成为他的生活常态。“喜欢就不觉得苦。来找我的病人很多都是哭着来,笑着出去的,这种成就感是什么也比不了的。”张晓军教授在接受《北京周报》采访时说。 

张晓军为患者把脉(《北京周报》记者 石刚摄)


中医疗法治愈浆细胞性乳腺炎

  张晓军在小时候便与中医结缘。“小时候父亲有个朋友是中医大夫,经常去家里给我看病,每次都能很快痊愈。所以我就觉得中医特别神奇,从小就爱闻中药味。”张晓军说。感受到中医的无限魅力,少年张晓军从初二那年就开始跟着老中医学习,后来顺利进入首都医科大学中医系,毕业后进入西苑医院外科工作。 

  张晓军向记者解释了进入外科工作的原因:“学中医的男生少,实习的时候,缝合手术时女生都不敢上,所以所有的手术都是我跟老师上。时间长了,感觉外科比较‘实在’,外科手术能做就是能做,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不带一点含糊。当时西苑医院的外科正需要医生,我就过去了。”虽然进入到了外科,张晓军也没有把中医落下。“在治疗过程中,只要中医能用的上,我就十八般武艺都自己来,扎针、点穴、按摩,结果效果还挺好的,患者也很受用。”就这样,张晓军走上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并凭借着自身良好的中西医结合的基础,开始专攻乳腺疾病的治疗。 

  2008年的一天,张晓军接到一个乳腺病专家打来的电话,说是有一位患者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复发了三次,西医尝试了很多种办法都无法治愈。因为张晓军是学中医又是干外科的,所以专家想让张晓军试一试。 

  浆细胞性乳腺炎,至今病因不明,而且近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临床表现为肿块、红肿、破溃、流脓等导致乳腺外形改变,其病变范围不规则且不易彻底切除。乳腺疾病极易影响夫妻和谐,造成家庭不稳定,患者不仅要承受生理病痛,还要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张晓军向患者解释病情(《北京周报》记者 石刚摄)

  张晓军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潜心研究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理,最后决定采用内服加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见效慢,方法还受到西医的质疑,有段时间也想到过放弃。” 面对采访,张晓军也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但为了能挽救众多女性患者,张晓军坚持了下来,并最终凭借几味中药在浆细胞乳腺炎的治疗上收到了奇效,做到了无创伤且外形无损毁。不仅如此,在术后伤口愈合方面,此种疗法也收获了良好的效果。张晓军的中医疗法在患者之间口口相传,现在,他每年要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近万人次,甚至还有海外华人专程前来就诊。“治疗乳腺病就是我的事业,原来很多人都不信中医能看好这个病,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和病人都认可我这种疗法。”张晓军说。 

    

“中西医并不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在2016年举行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作为一名在外科工作的中医人,张晓军对此深有感触。“中西医并不是矛盾的,”张晓军说,“综合医院需要现代医学的保障,急救、手术等方面必须要有西医。但中医也有中医的优势,有些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有一些不至于动手术、用西药的疾病,还有保健、保养、术后调养等,可以用中医来解决。”对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张晓军认为中西医也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发挥作用。“我不反对手术,中西医可以找一个好的结合点。先用中医让肿块、创伤恢复到最小,给病人的伤害当然也就最小。”他说。 

  虽然中西医并不矛盾,在许多领域两者可以相辅相成,但中医在很多情况下不被西医认可也是不争的事实。张晓军认为,中医需要用科学、真实的数据说话,用循证医学去解释,才能让西医来信服中医。“我现在做的事就是让西医认可中医,然后把中医向世界推广。”张晓军坚定地说。 

    

中医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

  张晓军于1989年进入西苑医院,西苑医院近30年的变化发展他全都看在了眼里。“我刚进入西苑医院的时候,西苑医院又旧又破,真的连许多乡镇卫生院都不如。”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对医院也是越来越重视。后来经过升级改造,西苑医院建起了新的门诊大楼,仪器、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医院信息化、人文化气息浓重。“医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工作也感觉特别骄傲。”张晓军不禁感叹。 

  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不仅仅是医院,中医的发展也迎来了新时代。对于中医的新变化、新发展,大半辈子都在和中医打交道的张晓军自然有话要说。“中医有一段时间曾经陷入过低谷,很多人打着中医的名号忽悠,产生了许多商业乱象,造成了人们怀疑中医、不用中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力强了,人民富了,人们的保健意识也相应地增强,使得不脚踏实地的人失去了立足之地。而且国家对药品研发、临床试验都特别严格,中医越来越得到国家的支持和百姓的认可。”走出困境的中医不但给中国的人民带来了福祉,也在逐渐迈向世界的舞台。据张晓军介绍,作为中医院的“国家队”,西苑医院每年都会面向国外举办中医相关的培训、传播、交流活动,并往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派遣中医专家。在药物研发方面,降糖降脂、心脏保护方面的中药也得到了德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的认证。中医正在逐渐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化。 

  “作为一名中医人,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我的初心。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风气进步,人们愈发敬老、尊老,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等将来退休后,利用我的中医知识,在一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养老院工作,不收任何报酬打义工,这是我追求的目标。”张晓军说。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