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本刊特稿 >> 正文
新形势下的中美经贸关系
李健  ·   2015-09-0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中美;经贸
打印
纠错

  经济贸易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在世界贸易格局出现巨大变化形势下,中美经贸关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应一起解决关乎各自长远利益和全球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中美经贸关系的战略地位

  在很长时期中,中美经贸关系往往是从属于或服从于两国间的政治、安全关系的。经贸关系有时会受到两国间政治矛盾的干扰。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两国交往的历史看,经贸合作实际上是两国关系中最有活力、最持续稳定发展、对两国关系最为重要的部分。用习近平主席的话说,经贸关系是中美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额从70年代末每年20多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5551亿美元,年均增长约16%。即便是在两国关系遭遇风浪的时候,双边贸易增长也没有停滞。美国已经成为中国出口最大的单个国家市场,中国也成为美国仅次于加拿大的第二大出口市场。

  在双边投资方面,中美双向投资存量已超过1200 亿美元。几乎所有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都有独资或合资企业,过去20多年里他们在中国都取得巨大成功。中国有国际化经营实力的企业,也都把美国作为对外投资的首选对象。

  在金融、能源、旅游等合作方面,中国借鉴美国经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进金融市场化,促进了贸易平衡和结构调整。中美能源合作帮助中国几十家企业引进了美国的清洁高效能源项目。旅游合作则使中美双边人员往来不断扩大,中国已成为美国旅游业最大的客源地。

  通过经贸往来和合作,中国从美国获得了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大量资本、先进技术、现代化理念,企业管理水平大大提高,经济快速增长。美国从中国得到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物美价廉的消费品供给,得以维持较低的通胀率。美国为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消化了中国快速工业化形成的生产能力,而中国用其巨大的贸易顺差所形成的外汇盈余购买美国国债。双方形成了持续的互利互补和相互依存关系。

  在中美经贸合作中,曾经出现许许多多的矛盾和争吵、甚至到了声言彼此进行经济制裁和贸易报复的地步。但是双方最终总是能找到解决办法,找到利益平衡点。这说明双方的合作是互利和双赢的。

  中美经贸合作的意义不仅限于两个大国之间。随着两国间的经济交往不断加深,中美经贸合作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动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市场规模的扩大。

 

  中美经贸关系共同的挑战

  中美两国现在都面临新的挑战。中美之间已经不是三十多年前那样的关系,而是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经济体的关系。两国除了要解决国内结构改革的课题,也都要考虑如何处理和协调与对方的关系。随着中国的崛起,两国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差距缩小了。现在美国越来越感到中国是强有力的竞争者,美国的优势地位、市场份额、既得利益、在政策和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等等都受到挑战。

  那么,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两国经济贸易合作的基础还有没有、还牢不牢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中美两国的发展仍面临共同的挑战,有着紧密合作的共同利益基础。

  共同挑战之一,制定更高水平规则。美国对多哈回合和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已失去兴趣,发起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TTIP)和新的服务贸易协定(TISA)谈判,认为只有面向21世纪的更高水平自由贸易协议才能推动新的技术和产业进步,保障自己在新一轮竞争中的优势。尽管中国也在积极参与和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谈判,但是还处在美国主导的这些最高水平的自贸谈判之外。对美国主导的最高水平自贸谈判而言,即使谈判各方达成协议,由于中国及相关国家的缺位,其新的自由贸易规则的包容性和市场涵盖规模都将大打折扣。这对中美两国都是巨大损失,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进程也将是不小的缺憾。

  共同挑战之二,拓宽新的发展空间。作为21世纪新崛起大国,中国不可能再走以前几个世纪大国崛起之路,而是要探索新型的发展空间拓展之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通过互联互通促进亚欧大陆合作发展的一带一路战略,已经得到许多国家响应。然而,迄今为止美国却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抱有较大疑虑。国际社会和两国都有一些人还抱着传统冷战思维不放。怎样超越冷战思维,构建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命运共同体,实现和平发展,对中美两国都是极大考验。

  共同挑战之三,肩负大国全球责任。在经济全球化调整的新的历史节点上,人类正面临缓解资源环境不可持续巨大压力、解决发展不平衡矛盾、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寻求新的发展合作途径、铲除恐怖主义及其他安全威胁、以及如何应对信息技术快速进步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巨大变化等一系列关乎共同命运的问题。中美作为经济规模排第一第二的两个大国,自身的发展都受到这些问题困扰,在携手合作,解决这些问题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国际责任。

  在共同的挑战面前,中美两国经贸关系中利益分歧和摩擦是支流,是局部。零和博弈不是解决问题的正途,而共同应对挑战,合作解决紧迫问题,维护人类和平发展共同利益才是主流、是全局、是出路。

 

  当前中美经贸合作重大议题

  全球经济现在还没有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大部分国家市场需求还没有出现有力和可持续的回升,新一轮大规模技术突破和产业进步还没有到来。中美两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都在进行中。中美经贸合作存在着一系列紧迫和重大的议题,如果有所突破,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21世纪世界经济新发展都将是重大利好。

  第一,共同推进更高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中美应重新评估正在进行的TPP、TTIP、TISA、亚太自贸区、RCEP等新的更高水平一体化谈判的意义、进展及成效,加强合作和协调,相互包容合作,而不是各搞各的。如果两国能在兼顾各方利益和接受程度的基础上就一个高水平自由化谈判目标取得共识,达成协议,那么其影响将堪比当年的GATT和WTO,会带动一大批贸易伙伴加入谈判。

  第二,共同推进全球基础设施更新和互联互通建设。未来若干年将有几十亿人口的统一大市场浮现。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已经显得陈旧和不能满足需要,发展中国家亟待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基础设施网络。如果中美之间能够利用各自优势,整合相关资源,联手解决全球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和建设中的合作问题,将有力地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带动世界经济的全面振兴。

  第三,共同推进信息化经济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使传统产业插上重振的翅膀,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赶超机遇。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兴贸易形态,将极大地促进贸易渠道、方式、规则和利益格局调整。中美两国各自的产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都很快,已形成一定优势。有必要联手探索产业信息化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国际贸易新规范,开辟经济全球化新天地。

  第四,制定兼顾各方利益并做出表率的环境解决方案。温室气体排放目前正威胁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制定更严格的排放数量限制是大势所趋。但是各方分歧很大,谈判多年未获重大进展。中美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大国,在减排行动中必须有所作为,共同做出表率,展现大国领导力。在2014年APEC会议共同发布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基础上,中美两国应拿出更多实际行动,为早日达成全球气候变化协议做出贡献。

相关文章:
尊重历史 面向未来 坚定不移维护和稳定中美关系
中国江苏省和美国纽约州庆祝建立友好省州关系30周年
一位美国豆农的心声(组图)
按中美元首共识加快达成互利双赢协议
重磅声音 | 中美经贸磋商就主要问题达成原则共识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ac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