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时事 >> 正文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京开幕 从国际视角揭露日军罪行

李南  ·   2025-09-0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时事
打印
纠错

  9月8日,“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一层综合展厅开幕并正式对外展出。展览共展出161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其中很多由西方媒体、国际友人、甚至由侵华日军所拍。有的图片因揭露日军惨绝人寰的暴行,当时未能通过日本新闻审查,而被盖上“不许可”的印戳。同时,展览还陈列50余本南京大屠杀研究相关书刊,以铁的事实再次向世人呈现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主任辛峰在开幕式上致辞。(张巍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其中,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是这段历史中不能忘却的记忆。“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对正确二战史观的认识还有欠缺,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所作的重要贡献还缺少共鸣。这些都有悖于历史正义。”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主任辛峰在开幕致辞中说。

  据辛峰介绍,为引导国际社会的正确认知,自8月15日开始,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联合南京市委宣传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单位共同主办“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系列主题活动。本次展览是这一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以最悲痛的默哀、最真诚的凝视,向那些惨死于侵华日军屠刀下的生命以祭奠,给今天生活在幸福安康之中的人们以捍卫和平的信心。他说:“只有勇于直面历史真相,才能坚定守护和平的意愿和勇气。”

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余競在开幕式上致辞。(张巍摄)

  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余競在活动上表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更应以史为鉴,珍视当下,启迪未来。这也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副主任贺鹏主持开幕式。(张巍摄)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陈部主任曹林告诉《北京周报》记者,“国际性”是此次展览的最大亮点。展览将南京大屠杀历史置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球视角下展示,与奥斯维辛集中营等二战期间其他惨案并列呈现。对此,美籍时事评论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艾那•唐根表示赞同。他说:“当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南京大屠杀和加沙的图片被同时呈现时,才能让世人认识到这些都是同样的暴行。南京大屠杀作为惨痛的历史例证,警示世人,此类暴行绝不应重演。”

与会嘉宾共同参观“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张巍摄)

  展览还集中展示了西方媒体记者、约翰•马吉等国际友人拍摄的图文、影像,突出第三方视角;同时,通过在南京大屠杀中死里逃生的南京交警伍长德、反抗日军强奸的孕妇李秀英等幸存者口述个体经历的历史细节,拉近了历史真相与现代观众之间的距离。“希望每位走进展厅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触摸历史脉搏,感受生命温度,思考如何铭记历史,传承和平信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曹林说。

  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主任辛峰(前排右)、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余競(前排中)观看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上展出的相关书刊。(张巍摄)

  中华世纪坛志愿者郝京丽是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的首场讲解员。从小到大,她都是通过电影、电视、报纸和网络了解这段历史。她说:“这次讲解让我深刻感知那段沉痛历史,仿佛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产生了感同身受的悲恸。我需要极力控制自己的眼泪才能完成这场讲解。未来,我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向更多人传播历史真相,共同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

  部分与会嘉宾共同启动“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嘉宾从左到右依次为:中国外文局计划财务部副主任杨秀端,新世界出版社副总编辑朱芳,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余競,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主任辛峰,外文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胡开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陈部主任曹林,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新疆。(张巍摄)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由中国外文局指导,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北京周报社)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主办,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并得到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外文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等单位支持。开幕式由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副主任贺鹏主持。当日,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有关同志、中国外文局局机关各部室代表、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代表、各界人士等50余名嘉宾参加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展览为期11天,9月18日闭幕。(责任编辑:兰辛珍)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