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29 · 来源:聚焦中国ChinaFocus |
标签:中美关系;时事 | 打印
| 纠错 |
继去年6月中旬访华后,4月24日至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开启了其就任以来第二次中国行。自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会晤以来,中美双边关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一系列共识基础上,对于这次访问,中美都做了较为成熟的准备,更明确地强调以外交的方式管控分歧。
4月2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来源:新华社
中美关系可望进一步“企稳”
布林肯此次访问是在中美关系得到一定管控、呈现止跌企稳态势的情况下,美国最高外交官来华与中方进行的一场“面对面的外交”。
去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在旧金山会晤,通过首脑外交推动双边关系走向稳定,两国在人文联系和交流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最近一连串美国高官访华和高层沟通在修复双边关系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本月早些时候通了电话,财政部长耶伦4月上旬访问了中国。4月16日晚,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视频通话,双方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取得了积极务实的成果。
无疑,布林肯到访北京也是继续落实两国元首在旧金山达成的共识,“管控分歧、推进合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都不排斥,并且都在努力通过外交方式负责任地管理两个大国的关系,都认可深入的“面对面外交”对于管控两个大国之间战略竞争所特有的紧张关系尤为重要。
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谈。来源:外交部网站
布林肯访华前,中方明确红线
布林肯到访前,中美两国的外交部门都向媒体做了背景吹风,介绍了访问相关情况,肯定了之前取得的外交成果,释放了清楚的信号。通过列出本次谈判各自的诉求和对分歧的看法,明确传达了各自的立场和政策,为防止误解或误判做了铺垫。
中国首先肯定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美关系呈现止跌企稳的态势,双方在禁毒、执法、科技、人工智能、农业、卫生、气变等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强调中美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可以互利共赢,明确表明此次邀请布林肯国务卿访华,是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保持对话、管控分歧、推进合作、加强国际事务协调的一部分。
中国同时也对美国的一些做法,如对中国经贸科技的打压,插手南海等问题,提出了严厉的抗议,明确了中国利益的红线。
2023年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京开幕。这是11月28日拍摄的智能汽车链展区。来源:新华社
美方的吹风会也表示,布林肯此次访问是建立在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及之后取得的成果等基础上,说明美方认同加强高层访问和对话对两国关系平稳发展的积极作用。
美方在吹风会上还表示,确实重视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因为这是有效传达信息的唯一途径,并且表示“将由中国来决定其下一步的行动”。这种充满尊重的语气虽然与其最近的各种打压挑衅行为不符,但是这对塑造双边的谈判氛围有积极的作用。
当然,美方也明确了此次访问的三个主要目标:第一,在关键问题上取得进展;第二,就双边、地区和全球问题明确而直接地表达关切;第三,负责任地管理竞争,使之不会导致误判或冲突。
双方列出的愿望名单显然有重合之处。这说明,外交谈判起码能相互了解哪些符合未来双方和各自的利益,增加对彼此利益和意图的认知。把问题摆在桌面上,深入、面对面的外交,对于管理中美战略竞争中的紧绷之处来说格外重要。
访问团队和行程安排有深意
此次陪同布林肯访华的美国国务院官员包括:负责公共外交与公共事务的副国务卿利兹·艾伦(Liz Allen)、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克里滕布林克(Daniel Kritenbrink)、负责国际麻醉品和执法事务局的助理国务卿托德·罗宾逊(Todd Robinson),以及美国国务院网络空间和数字政策局巡回大使纳撒尼尔·菲克(Nathaniel Fick)。
这四个领域基本上对应当前中美关系存在共识空间的几个关切:人文交流,大麻和人工智能管控,以及稳定东亚地区的局势,说明美方对中美在这些方面的合作抱有积极的态度。
中国在上述几个方面也呈现了积极的姿态。
从在中国的行程安排来看,耶伦首站访问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布林肯一行则是首访汇聚东西方文化精髓的国际大都市上海。这两个城市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不断的创新精神,引领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百闻不如一见,两人都亲身体验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相信他们会对中方展现的继续致力于发展经济和保持稳定,以开放姿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创造福祉的坚定决心有进一步的理解。
布林肯X(原推特)账号截图
可以肯定,美方高层每次访华带来的积极效应:他们不仅在外交之旅中目睹了中国发展的成就,更是看到了中国的能力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意愿。
有共识,但分歧依然突出
布林肯此行得到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接见,并与外交部长王毅进行了长达五个多小时的会谈。在会见中,中方再次肯定了过去一年多中美关系止跌企稳的态势是正确的,增加对话合作是积极的,是受人民和国际社会欢迎的。中美应该乐见双方的繁荣发展。
从访问的成果看,双方就分歧领域和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入、实质性和建设性的讨论,形成的五点共识体现了相当积极的、进一步改善关系的势头。
这些共识夯实了高层保持沟通的基础,充分肯定了外交、军事等领域磋商机制的作用,推进了中美在气候变化、禁毒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充分重视如何确保经济关系实现互惠互利。5月在西安举办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则标志着双边的人文交流进一步落到实处,给两国的民间交流创造良好的氛围。对于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双方都没有回避,而是同意保持协商,通过特使加强沟通。
4月27日,国家林草局发布消息,选定大熊猫“云川”(雄性)、“鑫宝”(雌性)前往美国圣迭戈动物园,开启为期10年的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左为大熊猫“鑫宝”,右为大熊猫“云川”。来源:央视新闻
然而,在积极的访问气氛中,我们也不能忽视仍然存在的挑战。
首先,美国抹黑中国形象,打压中国经贸科技发展的动作并没有停止。在抹黑中国形象方面,美国近年来通过给中国贴标签、使用新概念描述中国和中国经济科技发展的状态,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美国并没有在这些问题上考虑给中国合理的解释。
其次,美国在中国周边的各种军事和外交动作对双边关系也产生很大影响。美日菲在布林肯到访之前举行三边峰会,挑衅南海局势的稳定。随着布林肯到访,日本日前也正式宣布加入美英澳组成的AUKUS联盟,这无疑给中美谈判合作蒙上了阴影。
第三,美国虽然明确承认,在中东和俄乌冲突方面认可中国的影响力,期待中国做更多的事情,但是美国的方式更多的是中国不能接受的施压姿态。
另外,布林肯访华之前的短短时间里,钢铝关税、美菲联合军演等议题相继成为热点。
总而言之,美方一边期待中国对其面临的国际困局提供积极的帮助,一边又不停地踩踏“涉及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红线”,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制造不稳定的挑战。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布林肯作为美国的最高级外交官,他的访问本身就是强调中美两国用外交方式和外交智慧达成共识、解决分歧的重要性。作为大国,中美双方应共同承担大国责任,以非凡的战略智慧、远见和勇气,为两国人民福祉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