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汤姆·福迪:美国仍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并企图在亚洲形成冷战式的分裂

《北京周报》记者 陶子惠  ·   2022-05-2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中美关系;布林肯;时事
打印
纠错

  5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对华政策演讲。这是拜登政府首次系统性地进行对华政策阐述。英国政治和国际问题专家汤姆·福迪在接受《北京周报》记者采访时,对布林肯的演讲进行了评论。现将其观点摘录如下: 

    

  《北京周报》:布林肯演讲传递出什么样的信号?“竞争”是否已是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汤姆·福迪:布林肯此番演讲,是为了美国总统拜登最近参加的峰会(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峰会、美国-东盟峰会)打配合,意在远离俄乌冲突,使美国外交政策重心重回中国。尽管他谈及了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事实上,毫无疑问,美国还是要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并企图在亚洲形成冷战式的分裂。而布林肯所谓“缓和”的言论,很可能是为了安抚盟友。在与中国寻求合作,建立开放的沟通美国政府一直缺乏诚意。 

    

  布林肯提到的投资、结盟竞争三分法, 是否也展现美国政策的优先顺序? 

  目前,美国外交政策显露了其想要“重新主导亚太地区的企图。其本质是为“美国优先”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布林肯所说的“投资”完全是虚的,因为美国只是为了向其他国家“索取”,提出要求,而没有提及任何回报。在一些经济领域,美国担心已无法与中国抗衡,难以直接改变中国的发展轨迹,便只能采用这种招数,试图遏制中国。在“结盟”方面,美国本质上是为了加强对盟友的战略控制,以对抗中国,并迫使其盟友“站队”。 

    

  美国是否企图动员亚太地区和欧洲的盟友,针对中国进行战略竞争? 

  那是肯定的。为了实现其战略目的,美国通过搞排他的“小圈子”来遏制中国,纠集盟友围堵中国,挑动地区对抗。最近的“安全对话”(Quad)、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 和刚刚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是为了建立一个有利于美国、遏制中国的地区秩序。美国也一直在寻欧洲盟友共同对抗中国而俄乌冲突似乎使这种结盟变得更加顺畅。 

    

  中国如何应对? 

  中国应该以适度和谨慎的态度应对这种情况,而不是使这种紧张局势升级。中国有许多优势,这也暴露出美国旨在对抗中国的政策上缺乏现实性和实用性。例如,“印太经济框架”(IPEF) 就是一张空头支票,因为亚洲的经贸中心是中国,而不是美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通过谨慎的外交谈判来应对,重点是继续与其他地区国家加强合作,例如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全面伙伴关系协定》(CPTPP)。同时,中国要准备好捍卫自己的利益,但应该要避免出现(过度应对)而让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看起来合情合理,从而致使其他国家被迫站队的情况。开放、多边主义和全球化对中国有利,而对美国不利,美国正企图扭转这种情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