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两个“9·11”廿载一轮回,美国真的吸取教训了吗?

陶短房  ·   2021-04-27  ·   来源:中国网
标签:美国;9·11;时事
打印
纠错

  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宣布,美军将自今年5月1日起从阿富汗撤出军队,至9月11日完成撤军。与此同时,追随美国介入阿富汗军事行动的几个北约国家也宣布将同步开始撤军,这意味着号称“美国所参加最长境外战争”的阿富汗军事干预,在持续20年后终于落下帷幕。

  自19世纪起,位于中亚-南亚走廊关键位置的阿富汗,就受到英国、沙俄等国家觊觎,英国侵占印度后曾三次入侵阿富汗,结果均以失败告终。二战后,前苏联对阿富汗发起为期9年的军事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并埋下苏联解体的伏笔。

  出于冷战需要,美国早早插手阿富汗事务,并出于“反苏”需要,直接、间接扶植了塔利班等组织和势力。苏联撤军后,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等外来原教旨组织相勾结,在几年后夺取全国政权,在国内推行原教旨主义,并向境外输出原教旨主义和恐怖主义。2001年9月11日,“基地”组织对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等美国本土目标发动恐怖袭击,美军随即以“全球反恐”名义军事干预阿富汗,但在将塔利班赶出首都喀布尔后,却始终不能绥靖其国内形势。

  无可奈何之下,美国自奥巴马政府开始,寻求和所谓“建设性塔利班分子”谈判。2020年2月29日双方在卡塔尔多哈签署和平协议,并最终启动了撤军进程。

  20年来,美军在阿富汗最多时驻军11万,耗费资金高达近一万亿美元(布朗大学研究认为,至2020年为止美国为阿富汗战争支出约9780亿美元),美军付出近2400人死亡、2万多人负伤的惨痛代价,却并未带给阿富汗人和平、民主、自由、繁荣和安定:20年后的今天,阿富汗满目疮痍,百业凋敝,社会治安状况恶劣,民生艰难,不论喀布尔现政权、塔利班或各地势力都互不信任,对未来忐忑不安,选举、世俗化、男女平等……一切都充满着不确定性。

  时至今日,美国国内仍有人坚称“打得值”,理由是“遏制了恐怖主义的扩张,保障了美国的安全”,真的如此么?

  不论“基地”组织或塔利班,追根溯源,都是美国军事或情报机构在冷战期间“扶植一切反苏势力”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不论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还是“911”、阿富汗战争,都是美国作茧自缚、自食其果。用粗暴干涉别国内政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反恐”,不仅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自身的安全问题,而且给被干涉国家及其民众带来更加沉重的灾难,给地缘政治和全球和平、安定构成重大隐患。

  正如许多观察家所指出的,廿载一轮回,美军耗资巨大、劳师动众,最终却在阿富汗留下一个烂摊子走人,当初信誓旦旦的“反恐”固然一地鸡毛,塔利班和其他阿富汗势力、派系的冲突矛盾也依然悬而未决,“现代化”“世俗化”的成果宛如空中楼阁,摇摇欲坠,而美国自己又得到了什么?弗洛伊德事件、层出不穷的枪击案、难民危机……美国决策层似乎至今仍未意识到,本国最大的威胁在自己境内,而来自境外的威胁,恰是“山姆大叔”自己到处伸手、肆意干预别国内政的反弹和反噬。

  种种迹象表明,不论奥巴马、特朗普或拜登,推动从阿富汗撤军的根本动力并非对自己海外干预政策的认真反省,而是不胜负荷,是希望从阿富汗这个无底洞抽身,将宝贵的美国资源和力量投入到中国等更重要方面——简言之,投入到新的海外干预之中。

  不仅如此,美国还以己度人,在阿富汗善后问题上发出了奇怪的声音。

  2021年4月19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在回答“是否对中国有可能向阿富汗派兵感到不安”问题时,声称“阿富汗所有邻国都应该尊重其主权和领土完整”。众所周知,中国作为恐怖主义、极端原教旨主义的受害者,始终关注全球反恐形势,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和地区国家,也一贯关注地区的和平与繁荣。但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中国从未因军事干预向阿富汗派出过一兵一卒,也真诚希望阿富汗各派势力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内部事务,至今还在阿富汗保留四千人马的美国,在大喊“尊重阿富汗主权和领土完整”之际,是否忘记了照一下镜子?

  两个“911”,廿载一轮回,阿富汗成了美国又一个发动军事干预却铩羽而归的“滑铁卢”。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历史教训原本应给后来人以警示,提醒其避免重蹈覆辙。但从大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周边的一系列史实看,美国自始至终并未认真汲取这些本应汲取的前鉴,依旧执着地在武装干涉别国内政的道路上狂奔,那恐怕注定只会有一个结果:沉舟侧畔千帆过,沉舟之后复倾舟。(作者系旅加学者)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