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90后女记者的初次进藏体验

《北京周报》记者 李潇阳  ·   2020-09-1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西藏;扶贫攻坚;时事
打印
纠错

  8月11日,我第一次进藏,与同事李南、张巍开始了在藏地九天八夜的采访。中午,当飞机降落在世界上海拔第二高、离市区最远的民用机场——昌都邦达机场(海拔约4300米)时,我感到有点恍惚。看到往来卡车上五彩斑斓的金刚结,不真实感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好奇和兴奋。

 

有惊无险:从机场到急诊室

抵达昌都邦达机场(李潇阳摄)

  进藏之前,我最大的顾虑不是日程紧、压力大,而是害怕出现严重高反,会影响行程,白白浪费深入了解西藏的机会。

  下飞机后没什么反应,我就开始放松了。没想到,当汽车开上颠簸的盘山路后,我就出现了意外状况。我和张巍身体不适,开始呕吐不止。张巍更是出现了严重的呼吸困难症状,整个人的胸部都麻木了。两个小时后,我们的车直接冲进了离机场最近的察雅县人民医院急诊室。

  车子停稳后,我和张巍艰难地挪动身体,进了医院。本以为县医院的设施可能不那么齐全,进去后发现这里的条件不亚于内地一些县级医院。一位说着“川普”的医生询问状况后,测了我们的血氧饱和度。和医生说话的时候,我有气无力,还有点耳鸣,感觉自己的声音是从很远的地方飘过来的。我们两个都被领到留观室吸氧,张巍的情况还要严重一些,需要输液。

  因为医院只收现金,李南在替我们办完手续后,又去附近银行取钱。她回来后,见我们依然无精打采,逼着我们吃了点东西。那个时候,就算是最心爱的红烧肉摆在我面前,我都没胃口。但是,我还是勉强吃了一些面包,后来感觉好了很多。“人是铁,饭是钢”,这话一点也不假。藏族司机师傅也一直跑上跑下,带李南去取钱,还帮我们接水。

  万幸的是,我们的身体在吸氧和吊针后都逐渐恢复了,只是有点虚弱。把我们送到酒店后,李南只身前往昌都市芒康县采访。

  到酒店休息后,我感觉已经满血复活,赶紧打开电脑整理采访提纲,熟悉采访资料。虽然没去成芒康,也利用休整的时间提高了后面的工作效率。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南和张巍因为奔波劳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反和感冒症状,好在都克服了。

 

“跑”现场

作者(右一)在采访西藏山南市农牧民旦增。(《北京周报》记者 李南摄)

  此次采访全程10000余公里,仅在西藏就要跑3200公里,行程很紧,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跑”现场。我们经常要坐几小时的火车甚至飞机才能从一个点到达另一个点。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进藏旅游客流开始反弹。但例行检查也没有放松,机场、车站都是一排排等待检查的长队。有好几天,我们都是一路小跑地赶飞机、赶火车。我只是背着电脑,就已经气喘吁吁,更不用说背着沉重摄像设备的张巍。

  白天,我们赶路采访,晚上整理采访资料和视频素材,吸氧补充体力。在藏期间,我利用碎片时间发了1篇中文稿。回来后的两周里,又完成了5篇英文稿和2篇中文稿,以及视频、微博、推文等新媒体产品。回想起来,这一路消耗了不少体力,回京后又要马不停蹄地发稿,确实很有压力。

  虽然一路奔波,但西藏的蓝天白云、善良的老百姓就是最好的安慰剂。我也遇到了很多有故事的人,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不一样的西藏

西藏的公路(新华社)

  此次进藏,我发现真实的西藏和想象中的很不一样。

  原来,藏民现在不是顿顿吃牛羊肉和糌粑,而是能吃到本地生产的各种新鲜蔬菜瓜果;

  原来,藏装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样式,而是融入了很多时尚元素;

  原来,西藏的很多学校开设了机器人、航模兴趣班......

  西藏,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谢通门珠峰一见则喜生物科技示范园车间(李潇阳摄)

  现在的西藏,可谓是“花式”巩固脱贫成果。

  在日喀则,我们采访了几家现代粮农企业。日喀则的现代农业发展,可以用当地一个县的名字来概括:“谢通门”,意为让人“一见则喜”。

珠峰农博园绿油油的蔬菜。(《北京周报》记者 张巍摄)

  德琴阳光庄园有限公司的加工厂里摆着青稞做成的十多种产品;珠峰农博园种的黄瓤西瓜甜度爆表,西红柿长势喜人;珠峰一见则喜生物科技示范园车间里的一排排杏鲍菇个头比内地市场上的还要大。

西藏山南民族哗叽编织合作社的员工。(张巍摄)

  在山南,我们采访了民族哗叽编织合作社,在白纳村采访了锻铜佛像工坊,了解林卡旅游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巴珠的日常。通过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编织、锻铜等产业,地方政府帮助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种青稞、养牦牛已经不再是他们仅有的收入来源。

  此外,我还采访了到西藏自驾游的游客顾立峰。我原以为他是去拉萨、林芝等观光景区,后来得知他们一行十几人去了羌塘无人区。羌塘既是“驴友”向往的圣地,也是令人胆寒的“生命禁区”。据顾立峰介绍,近几年西藏的路况、旅游软硬件设施及服务有了很大提升,沿途的住宿条件得到了改善。

自驾穿越羌塘无人区的游客(受权图片)

  2019年,地处羌塘的双湖县人民政府和地球密码探险队共同开发了自驾游路线——“羌塘高原原生态体验游”。这是国内唯一可以合法穿越的羌塘无人区路线,自驾车可到达的最高海拔为5728米。双湖县委副书记梁楠郁说:“羌塘高原原生态体验游是带动羌塘牧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退牧还草,吃上旅游饭的重要举措,生态保护意义大于经济效益。”

  近年来,旅游已经发展为西藏经济社会的支柱性产业。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西藏自驾游成为热潮。今年上半年,西藏接待游客达833万余人次,在全国旅游市场复苏率中排名第一。

 

挺身而出的“凡人”

  我在拉萨采访两位援藏教育工作者时,学校还没有开学。

  梁新校长是原北师大实验中学丰台学校德育主任,如今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担任副校长,言语间尽显北京人的直率。2018年,怀着对西藏的向往,他申请赴藏支教。今年,他又申请留任2年。

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副校长梁新在与学生交流。(受权图片)

  面对家人的反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做出了留任的决定?梁新说,两年的时间太短了,想尽可能给学校带来更多改变。

  对初来乍到的梁新来说,除了缺氧带来的身体不适,更大的挑战来自如何改变学校松散的管理方式、学生的不良学习生活习惯和一些固化思维。

  刚到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时,梁新发现学校里有不少“怪事”。学校里很多地方放着饭盒,学生们在食堂吃完饭后都把剩菜直接扣在饭桌上的一个盆子里,浪费的食物较多。

  梁新了解到,食堂不提供餐盘,也没有统一倾倒剩菜的地方。学生们只能用自己的饭盒,也没有“吃多少就打多少”的意识。梁新安排给学生统一购买了餐盘,要求学生把剩菜倒在一个桶里,不能浪费。慢慢地,学生们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据梁新说:“现在倒的剩菜也就刚盖住桶底。安排值周生之后,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增强了。”

  临走时,我对梁新说,他做了这么多工作,值得一写。他一脸淡然,说道:“我也没什么好宣传的,就是尽力做点能做的事。”

袁良萍老师在拉萨江苏实验中学上课。(受权图片)

  来自江苏高邮的政治教师袁良萍是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的援藏教师。从2014年起,她三次到西藏支教。现在,袁良萍每周要上14节课。

  第一次去西藏时,袁良萍的儿子才上小学一年级。如今,他已是初一的学生。说起儿子,袁良萍一脸幸福,又有些遗憾,没能在儿子成长的关键阶段陪在他身边。虽然时常想念家人,对藏族孩子的挂念,还是让她一次次回到了拉萨。她还自掏腰包,资助了一名藏族学生。

  谈起班里的学生,袁良萍很骄傲。有个名叫扎西顿珠的学生之前成绩比较普通,袁良萍就经常在课堂上鼓励他回答问题。最后,扎西顿珠在期末考试中政治成绩得了年级最高分。不过,也有很多让她头疼的时候。她说:“一些家长溺爱孩子,给小孩请病假。结果孩子没什么事,还出去玩发朋友圈,被我看到了。西藏的教育硬件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我觉得,现在关键是要促进观念的转变和家校沟通。”

  采访结束后,我的手机电量不足,热心的袁良萍招呼我去宿舍充电。宿舍离学校不远,每位老师都有独立的房间。老师们像一家人一样彼此开玩笑,互相串门,聚在一起吃饭。

  走进袁良萍的小房间,我看到了她作为援藏教师的另一面。虽然支教工作很辛苦,袁良萍的生活还是很“精致”:屋内窗明几净,梳妆台上整齐地码放着瓶瓶罐罐,地上铺着瑜伽垫,桌上摆着小绿植。看到这些,我真心替她感到高兴。

  正所谓“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真心希望像梁新和袁良萍这样挺身而出、辛勤耕耘的“凡人”能收获满怀春色。

  去西藏之前,我只是对缺氧的不良影响有所耳闻,却没想到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采访后,我才知道从内地去西藏工作几年的人容易患上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疾病。很多援藏干部、教师和医生完成一个任期后,本可以与家人团聚,却选择继续留任。我对他们的敬意又多了几分。

  在去采访援藏教师的路上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因为自己的手机卡在西藏信号比较差,到达目的地后发现无法付钱给司机师傅。当时,和梁新约好的时间也快到了,我急得出了一身汗。我问藏族师傅,可不可以等我找到信号之后再付钱给他。师傅很爽快地说了声“可以”,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把车开走了。采访完后,我在学校里找到了信号,马上点击付款,给了师傅一个五星好评。理解万岁!

  这次的西藏行,无论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还是视频拍摄过程中轻微晃动的镜头,都是我们对“现场感”的追求。在现场,让故事更有温度,也让事实更有厚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