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新世界秩序,是全球化的终结还是美国霸权的终结?

约瑟夫.哈默尼  ·   2020-06-2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全球化;世界秩序;时事
打印
纠错

610日,美国纽约世贸中心车站内行人寥寥。(新华社)

  《经济学人》杂志近期的封面文章和意见领袖专栏社论《再见,全球化》一文,初看表达了一种惋惜,再看则是对时下以及未来的一种极其不准确的解读。《经济学人》向来力挺全球经济自由化,所以文中夸大的描述也不足为奇,但事实上这种极其悲观的论调《经济学人》已经酝酿了很久了。即使在目前这场全球性大流行病暴发之前,全球化就已经是《经济学人》反复谈论的话题,杂志多年来一直对中国的崛起和宏观调控手段,对特朗普破坏全球贸易的行为,以及对英国脱欧造成的令人不安的局部症状表现得忧心忡忡(该杂志总部设在伦敦)。 

  这场疫情毫无疑问加剧了中美关系的紧张程度。而且,如果英国首相约翰逊耸人听闻的表述可信的话,新冠病毒还差点让他丢了性命。这么一来,《经济学人》抛出终结时刻的观点也不难理解了。 

  从某些方面来看,我们现在确实生活在终结时代,而政治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2010年出版的同名书籍则更准确地描述了这种状态。齐泽克在某种程度上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重新采用经典手法讲述了全球性资本主义会在一系列冲突中终结,要解决这些冲突就只能通过一种新型的更彻底的全球化模式。 

  齐泽克得出的结论是,破解困局的唯一方法就是摒弃陈旧的假想,并建立一种先进的、包容性的全球性愿景,从而超越把人类逼向绝境的各种残酷剥削手段和种族倾轧,如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竞争白热化的资本主义等。 

    

应对灾难

  一直以来,一旦发生重大灾难,各国之间会出现竞争加剧、仇外情绪高涨和相互妖魔化的趋势,通常导致公开冲突甚至世界大战---这也是全球化的一种形式。必然还有人认为这些危险正距离我们越来越近,甚至还有人渴望危险的到来,这类人不是太天真就是太邪恶了。  

  在重大冲突结束后,之所以创建全球化的制度形式就是为了制止或限制各类重大冲突或灾难的发生。但不幸的是,这些机制在最近四年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其中很多还会进一步削弱甚至在世界最需要它们的时候直接被废除。这实在是令人扼腕痛惜。 

    

美国霸权

  自从特朗普上台以来,对于美国总统攻击经济全球化而中国国家主席却支持全球化这点,《经济学人》时不时地加以嘲讽。然而,美国总统破坏全球化的行为、偶尔的忽视或纯粹是缺席某些全球性活动并不等同于全球化的终结。更大的可能是,这意味着某种形式的全球化,或者像很多分析人士认为的,更可能是美国霸权,走向终结。 

  毫无疑问,美国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认为美国今后将停止为人类发展贡献力量或认为我们应该希望美国从此无所事事的想法都是愚蠢的。然而,美国的霸权确实严重阻碍了很多全球性事务的进展,而且美国在很多国内事务上已系统性地陷入泥沼--到目前为止,面对各方针锋相对的政治局面,美国拿不出有用的方案来解决根深蒂固的顽疾。的确,美国对本国及海外暴发新冠疫情的反应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揭示:美国甚至连本国的事情都领导不好。 

  如果说告别全球化意味着舍弃那些曾经推动过人类进步而如今却在阻碍人类进步的东西,意味着摒弃一股已经失去方向感、正在自我毁灭的力量,那就告别全球化好了。毫无疑问,当今世界很多人会觉得生活突然变得倍加艰难,如健康方面以及最重要的是经济上的困难。但是不论从哪个意义上来说,这不是也不应该预示着全球化的终结,相反,这应该预示着新全球化的开始,意味着各国有责任积极地拥抱这个新的全球化。 

    

新的世界秩序

  各方面的重组正在发生并将持续下去,然而某些方面将一如既往,尽管各种骇人的预测认为现状难以维持。到目前为止,尽管日本和美国一再呼吁本国企业和供应链回迁,但是并没有出现资金或生产线大规模从中国流出的现象。事实上,在经历了疫情最严重时期的短暂回落后,四月份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出现了增长。 

  另外,很难想象苹果把生产线撤出中国或失去中国市场,同样,鉴于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占通用汽车全球销售量和利润的比重,也很难想象通用公司会撤离中国。同样难以想象大众,宝马及西方消费者熟知的大量其他品牌撤离中国。 

  基于现有的经济一体化规模和不断推动一体化的各种好处,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地位和中国设定的发展轨道,再加上进一步加强全球合作的强大需求,认为可以终止全球一体化、可以随随便便就和全球化说再见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也并非是一种合理的设想。尽管现在华盛顿方面有很多人在谈论脱钩甚至是冷战2.0版本,事实上脱钩对谁都没好处,而且很有可能和中国闹脱钩的人最为吃亏。最终,绝大多数人不再希望脱钩。 

  最后,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更深层次的全球化,只是被很多人忽视了。这个全球化指的是中美两国的共性越来越多。中美两国是否能在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避免自己最恶劣的品性?中美是否可以在融合的过程中做到:明明是两块相互吸引、在同一条道上向前滚动的磁石却假装势不两立?此外,如果两国一直承受着关系破裂和被迫分道扬镳的压力,谁的赢面又更大呢? 事实上,今天全球化面临的问题不是全球化的终结,而是全球化的深入程度和真实程度。 

  这就是时代的发展趋势。而这种趋势比目前的疫情、甚至比磕磕碰碰的中美关系更加势不可挡。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教授 潘小乔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