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民法典》体现中国智慧

《北京周报》评论员 兰辛珍  ·   2020-06-03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民法典;依法治国;时事
打印
纠错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的《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是对现行的分散的民事法律制度进行了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的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发展要求,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 

  这一法典之于中国有三大意义:一是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充分发挥民法典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回应人民的法治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新时代保护中国境内民事权利的法典。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所能经历的一切民事活动,在《民法典》中都有规范,合法的民事行为都受到这部法典的保护。三是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民法典》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化,民事法律制度得以不断发展完善。在系统总结制度建设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不仅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民法典》通过健全和充实民事权利种类,形成更加完备的民事权利体系,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通过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