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通过战略对话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时永明  ·   2019-08-2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中日关系;战略对话;时事
打印
纠错

  2019年8月,中日两国重启了已经中断7年的副外长级战略对话。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和日本外务事务次官秋叶刚男在日本长野县轻井泽共同主持了这场对话。双方就中日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再次确认将积极落实两国领导人大阪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努力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战略对话是国家间进行思想沟通,增进相互认知,寻求共识,建立政治互信的重要的结构性措施。所以,战略对话的恢复表明中日两国关系重回正轨的说法正在落到实处。回顾近两年中日关系转圜后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比较实际的改变。这些改变正在为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日本对华政策的两个积极变化

  此次中日关系的转圜,直接原因是2017年在国际形势变得日趋复杂难以琢磨的情况下,日本方面开始调整对华政策。当年5月,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率团访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他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谈时表示希望改善中日关系,并递交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亲笔信,邀请包括习近平在内的中国政要访问日本 

  这次与二阶俊博一同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还有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自己的政务秘书官今井尚哉。所以二阶俊博此行不仅是为改善中日关系创造环境,还表明了日本对一带一路构想向积极方向的转变。 

  中国政府是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而2012年年底第二次上台,以追求摆脱战后体制为核心执政理念的安倍当时正在积极推行一系列“抑制”中国的政策。他在呼吁澳、印、日、美组成“民主安全菱形”,与中国抗衡的同时,还积极展开“俯瞰地球仪”外交,追随着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步伐,对中国外交进行抵消外交。在这个大背景下,日本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一方面表态暧昧,另一方面推出了竞争性计划。20155, 安倍内阁还宣布未来5年将向亚洲国家投资1100亿美元, 以满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大有要和中国展开资金竞赛的架势。当年6月,日本没有参加《亚投行协定》的正式签署,放弃了成为创始成员国的机会。与此同时, 日本与美国积极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 的谈判进程,对中国展开经济围堵。才过了两年,日本就不得不开始政策调整,向“一带一路”倡议靠拢,真可谓时势比人强。 

  当然,日本态度的转变,并不仅仅是由于时局的混乱所致,更决定性的因素是因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一个争霸对抗的战略,而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合作共赢构想。这个构想对日本长期推行的开辟新市场的战略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点,日本才开始调整自己的政策。20184, 第四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就推动“一带一路”合作、中日第三方合作达成共识。5月,李克强总理借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之机访日,中日签署了《关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日关系的改善使日本立即尝到了甜头,中日贸易规模出现快速回升势头。据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数据,2017年中日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3.34万亿日元,创下了以日元计算的历史最高纪录。 

  在这种氛围里,安倍对华认知也有所改变。他在当年出席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举办的国庆招待会时,致辞表达了三点看法:一,日中加强合作不仅对两国自身具有重要意义,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也不可或缺。二,坚信日中两国合作推动解决地区和世界难题,共同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将有助于构建两国关系崭新的未来。三,今后愿基于战略互惠关系的思路,为推动日中关系发展作出努力。 

  而后到2018年,安倍在访华前表示将通过首脑相互往来在所有领域扩大两国国民的交流,把日中关系提升到新阶段。日本媒体也评论说,在两国领导人的主导下,中日两国关系的改善势头加强,正在摸索从“竞争”转为“协调”的时代。而安倍也于当年10月访华时,把化竞争为协调作为自己的新主张提出来。不过事实上,中日之间只有日本在和中国竞争,而中国并没有和日本竞争的意思。所以,安倍提出这种主张的意义,也仅是表明其自己的对华姿态开始发生转变。 

 

“永远的邻居”和中日新时代

  今年,中日关系继续升温。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会议时访问日本。两个领导人在会谈时为中日关系确定的定位是“永远的邻居”,为此两国应该保持领导人之间的密切交往。同时两国领导人还就两国关系的发展达成了十项共识。 

  通常国家间关系是依据政治条件进行定位,而邻国的关系只是一个客观存在。中日之间将不具政治色彩的“永远的邻居”作为定位,是基于双方共同拥有的儒家文化。“睦邻”是儒家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而西方现实主义价值观往往是以邻为壑。所以,中日之间强调“永远的邻居”,意义在于以东方文化的方式表达要永远和平相处,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分歧的相互关系准则。这条准则将是未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底线。 

  而未来中日关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将是如何按照领导人的共识,“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在这个新时代里,中日应该充分发挥东方文明的底蕴,摆脱西方文化中的权力竞争和利益博弈的思维模式,努力通过合作构建一个平等共赢的世界。这也应该是未来中日战略对话的指导思想。(作者系《北京周报》特约供稿人,亚太问题资深学者)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