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美军16年后重返沙特,对伊动武箭在弦上?

木春山  ·   2019-07-26  ·   来源:中国网
标签:美国;伊朗;时事
打印
纠错

  美国向沙特派遣500多名军人的消息,成了最近中东各国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美国和伊朗对峙热度不减的背景下,此举更让人浮想联翩。

  外界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最近波斯湾局势因为英国和伊朗之间的扣船风波而波澜迭起,引发了全球紧张。美国派兵被视为应对这一紧急状况。二是美国军人已经离开沙特16年之久,此次重返沙特,显然有备而来。这个准备包括各种重量级武器装备,诸如F22战斗机。这自然针对的就是伊朗。

  实际上,美军派兵到沙特和伊朗与英国的扣船风波没有必然联系。因为这是6月份时任美国防长的沙纳汗对外透露的消息,并非是突发奇想。当时沙纳汗公开表示,美国将向中东地区派遣1000名军人,但是没有提到要部署到哪些国家。外界猜测很可能就是海湾的阿拉伯君主国,比如沙特、阿联酋、阿曼、巴林等。

  如今沙特国王批准美军500多名兵力部署的提议,等于让沙纳汗的说法变成了现实。换句话说,双方围绕这个驻军协议已经进行了数周的交流,而伊朗和英国扣船事件,显然要比美国派兵的提议出现的更晚。

  至于第二个原因,尽管美军重返沙特与扣船事件没有直接关系,但毫无疑问,这是应对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的一个重要考虑。在美国和沙特看来,地区局势之所以持续升级,伊朗是罪魁祸首。所以美军派兵到沙特,必然针对的就是伊朗。需要指出的是,2003年美军推翻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后,就从沙特撤出了军事力量;如今美军回归,显然遇到了和当年萨达姆对美国威胁的类似情况。

  本次美国派兵沙特,将把军力部署在首都利雅得以南的苏丹王子军事基地。当年在打伊拉克的时候,美军也是多次从这个基地进行军事部署和动员准备,这里成了对付萨达姆政权的重要战略中枢之一。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现实,也会照耀未来。从这个角度而言,说明美军对伊朗威胁的判断,与对当年伊拉克威胁的判断还是有相通之处的。这也是本地区局势升级到可能兵戎相见地步的一个最明显例子。

  考察了这段历史后,从美军回归沙特苏丹王子基地的举动来看,确实不能排除美军是为将来与伊朗动武未雨绸缪。也难怪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穆萨维公开抨击美国和沙特的举动才是加剧波斯湾局势的“元凶”。

  但也不要过于担心美国对伊朗打击之箭已经上弦,似乎很快就要开弓。其实特朗普不会轻易打伊朗,如果要打伊朗,区区500名士兵反而不足挂齿。

  美国不会打伊朗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第一,伊朗不是伊拉克。举个例子——伊朗如今拥有发射卫星的能力,在全球有类似能力的国家也很少,不超过10个。这意味着伊朗的弹道导弹能力很强,在中东除了以色列之外,几乎没有别的国家可以在这点上和伊朗抗衡。甚至伊朗的部分军事能力可能还要强于北约第二军事大国土耳其。面对这样一个国家,美国人是不敢轻易动手的。

  第二,美国在中东利益太多,没有把握完全维护。伊朗的导弹虽然不能直接打到美国本土,但美国的全球利益,特别是中东利益太多。美国人一旦打伊朗,这些利益立刻就会成为伊朗人袭击的目标。美国能力再强,能不能同时完全保护这些中东利益?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所以,如果美国还没完全准备好维护中东利益的话——比如侨民撤离,比如中东基地的战争动员和警告——美国不可能贸然对伊朗动武。

  第三,以压促变政策在起作用,比军事行动更能让伊朗就范。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用拳头。美国如今对伊朗的制裁是空前严厉的。伊朗的石油出口已经下降到了9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而石油是伊朗财政收入50%的来源。在经济制裁还在起作用的时候,美国人没有必要完全把希望寄托于军事手段上。相反,经济手段还在起作用的时候,成本要比军事手段小很多,但效果却可能会更好。

  所以不用对美军重返沙特做过于悲观的判断,认为美国和伊朗大战不可避免。其实这就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也是美国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象征而已。是否打仗,什么时候打仗还完全没有成为特朗普的既定政策。

  不过对沙特增兵,说明美国对伊朗的敌意确实到了一个临界点,一旦伊朗的某些举动引发美国不快,战火可能真的会在不经意间爆发。(作者系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