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七十年风雨兼程,中俄关系行稳致远

陈观海  ·   2019-06-06  ·   来源:中国网
标签:中俄关系;时事
打印
纠错

  6月5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这是习近平同志就任国家主席6年来对俄罗斯的第7次访问,显示了两国高层的密切互动,足以体现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良好发展。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元首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在两国关系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主席此访在新形势下推动中俄关系实现更大发展,开启新的征程。

  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回顾中俄关系的发展历程,虽历经风雨,也见过彩虹,两国关系有过起伏,但冷战后基本呈现不断发展的积极态势。经过70年发展,两国人民在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伟大岁月中结下深厚的战斗情谊,历久弥坚,中俄关系长远发展拥有坚实民意支撑。当前,通过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显著体现在政治、经济、人文和国际合作四个方面。

  政治方面,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加强两国的政治交往至关重要。 

  近年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形成了元首年度互访的惯例,建立了总理定期会晤、议会合作委员会以及能源、投资、人文、经贸、地方、执法安全、战略安全等完备的各级别交往与合作机制。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发展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对于中俄两个大国而言,政治关系的稳定发展是两国关系的基石,也为两国的经济合作、人文交流、国际合作等提供了重要支持。

  经济方面,两国经贸合作不断增加,合作领域日益深化。 

  201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目前在能源、航空航天、互联互通等领域战略性大项目扎实推进,农业、金融、科技、网络电商等新兴领域合作迅速发展,两国合作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广阔发展前景。

  与此同时,两国积极开展两国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实现协同发展。在当前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保护主义加剧的复杂形势下,中俄经贸合作取得显著成果更显难能可贵。两国政府部门正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争取将双边贸易额提升到更高水平,推动双边贸易高质量发展。

  人文方面,两国人文交流蓬勃发展,世代友好的理念深入人心,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不断加深。 

  近年来,中俄通过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中俄媒体交流年、地方合作交流年等合作,极大地促进了中俄两国各领域之间的交流,共同奏响了中俄人文交流的交响乐。目前,两国教育领域长短期留学交流人员近8万人,双方争取2020年将留学人员总数增加到10万人。

  中俄两国地方交流也如火如荼,目前双方已经建立140对友好城市及省州、数十对经贸结对省州,启动中俄地方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并建立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方合作理事会、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

  国际合作方面,中俄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战略协作,有力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 

  中俄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现有国际体系方面共同合作,在促进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方面不断协调,成为现有国际秩序的积极维护力量。近年来,中俄在国际事务中开展密切有效协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国际公平正义,旗帜鲜明地倡导多边主义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发挥了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行稳致远,不断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新成就。

  当前,国际形势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抬头,严重冲击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地区热点问题发酵,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威胁和挑战上升。中俄两国作为维护现有国际秩序的积极力量,两国关系的发展不仅惠及双边,也造福世界。双方政治互信坚实牢固,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俄两国要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相互给予彼此更加坚定有力的支持;我们要密切合作,深度融通,实现两国发展战略更加紧密的对接,发展利益更加深层次融合,民心民意更加亲密交融;我们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扩大完善双方合作新领域,确保两国关系始终具有前瞻性、开创性、发展动能;我们要勇于担当,普惠共赢,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建设性作用,携手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惠及世界人民。(作者系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研究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