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摄影家陈宗烈的西藏往事

《北京周报》记者 李一凡  ·   2019-03-22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西藏;民主改革;时事
打印
纠错

  1956年,24岁的陈宗烈作为西藏日报社的摄影记者来到西藏工作。在西藏期间,他不仅亲历了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珠峰等历史事件,还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20世纪西藏两个时代两种社会制度的巨大变化。 

  陈宗烈于1951年在北京参加工作,先后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制片厂做摄影助理。由于工作出色,1954年他被送到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进修。1956年夏,中央号召广大知识青年支援西藏,刚成立的西藏日报社到中央新闻纪录电制片厂招摄影记者。看到了通知,陈宗烈立刻向人事部门打了报告,提出去西藏日报社工作的想法。“当时我看了苏联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和《远离莫斯科的地方》,深受启发。”陈宗烈回忆道。就这样,怀着一腔热血,24岁的陈宗烈远赴西藏。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是25年。 

1956年的陈宗烈

  来到西藏后,陈宗烈积极学藏语,在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内就掌握了一两千个藏语词汇和简单的文法。利用一些简单的藏语和英语,陈宗烈和报社的一些藏族贵族交了朋友,时任西藏日报社副总编辑的噶雪•顿珠就是其中之一。“我叫他‘Mr.噶雪’,他听到特别开心。他就对我说,我写文字,你拍照片,我们一起把报纸办得好好的,图文并茂。”陈宗烈说。跟着这位身穿锦绣官服、头顶“四品衔”发饰的贵族,陈宗烈走进了西藏上层社会生活圈子,无论是宗教活动,还是贵族聚会,他均能顺利出席。而他也把握这些难得的机会,将当时西藏上层社会最真实、最原始的场景收入了相机之中。 

娱乐中的西藏贵族们(陈宗烈摄) 

  然而,在旧西藏,官家(封建地方政府)、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构成的上层阶级只占全西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左右,他们据有西藏的全部土地、山林、草场、牲畜和农奴,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而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五,用劳动创造了社会主要财富的农奴阶级, 却享受不到他们自己创造的一切。 

  “我找了很多机会跟着工作队,去了藏北、后藏、前藏、林芝等地。当时环境十分艰苦,地震、泥石流、风暴、雪崩我都经历过。”陈宗烈说,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他深入了西藏的各个角落,接触到了真实的农奴制度,并用他手中的相机为黑暗、野蛮的封建农奴制实录存档,用一张张照片向后人诉说他记录下的农奴生活场景。 

  “有些农奴虽然年龄很大了,每天还是要劳动。年轻农奴的劳动强度之大也是我没见过的。秋收的时候,一个普通妇女背麦秸回庄园,她必须背比自己体重多出两三倍的重量,压得她无法喘气、举步维艰。但是所有的农奴在秋收劳动当中都是这样的,你不干这些负重的劳动,后面鞭子就上来了。” 

  “小孩没有吃的,经常和野狗一起抢食。领主们会给野狗喂食,但是却不喂人,孩子只能和狗一起才能抢到一点吃的东西。” 


与野狗争食的孩子(陈宗烈摄) 

   “老年人失去劳动力,就会被领主赶出庄园,只能流浪街头讨饭。拉萨当年号称有三万居民,可是光是乞丐,老老小小加起来就有四千多…… 

  19593月,西藏分裂主义上层集团发动武装叛乱,在广大农奴的支持和配合下,这场叛乱很快就被人民解放军平息。随后,一场翻天覆地的民主改革在雪域掀起,占据西藏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不仅获得了自由,分得了土地和牛羊,还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他们烧毁与农奴主的不平等契约,围绕着熊熊的篝火,日以继夜地歌舞狂欢。 

  陈宗烈有幸目睹了全过程,并用影像加以记录。他印象最深的,还是《翻身农奴喜分牲畜》这张照片。“工作队的干部将一头母牛和两头小牛迁到一个年轻姑娘家里来,她高兴得不得了。她早年一直在拉萨街头当乞丐,一直到改革分田分地改变了她的命运。她赤着双脚,脸上堆满了笑容,不停地对工作队的干部讲,我是不是在做梦啊,我从来没有喝过牛奶啊…… 

翻身农奴喜分牲畜。(陈宗烈摄) 

  在西藏工作的25年间,除了经历民主改革外,还有一件事让陈宗烈印象深刻,也让他无比自豪,那就是见证了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珠峰。 

  1960年,国家体委组织中国登山健儿,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攀登峰顶,报道任务由新华社西藏分社负责。由于西藏分社没有合适的摄影记者,年轻力壮的陈宗烈就被借调到了新华社。“我当时特别高兴,能在世界最高峰拍摄照片是一辈子都难遇到的事,我当时就想,我一定要把登山健儿英雄壮举用图片表现出来。”陈宗烈说。 

登山队员勇攀珠峰。(陈宗烈摄)

  为了做好登山准备,陈宗烈不断加强体育锻炼,他每天背着大背包,在布达拉宫对面药王山上上下下锻炼体力。2月份进山后,他更是每天跟着登山队一同训练。“他们练什么我们就练什么,冰雪作业、岩石作业、高山险坡适应性行军我都参加。”在这期间,陈宗烈曾前后五次攀上了海拔6400米高地——那是登山队规定记者允许达到的最高地段。 

  1981年,陈宗烈离开了雪域高原,调至中国外文局北京周报社工作。在这个改革开放初期,他采访了深圳、厦门、海南等经济特区,亲眼目睹了经济特区的建设与发展。“在退休前夕赶上这个时代,我感觉自己特别幸运。”陈宗烈感叹道。 

  退休之后,梳理封存已久的西藏照片成了陈宗烈的重要工作。“退休后我也没有闲下来,有时候甚至比工作时还要忙。”陈宗烈笑着说。在陈宗烈和相关出版社的努力下,《中国西藏文化大图集》《图说西藏古今》《目击雪域瞬间》等作品相继问世。这些凝固了历史瞬间的图像也为西藏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和图片资料。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