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中国援助非洲的同时,也给自身提供了机遇

张茂荣  ·   2018-09-07  ·   来源:中国网
标签:中非合作论坛;中国经济;时事
打印
纠错

  在9月3日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为推动对非“八大行动”的顺利实施,中国将以政府援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融资等方式向非洲提供600亿美元支持。中国的对外援助在推动非洲等受援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自身提供了机遇。

  国家对外援助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且非常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的手段。中国的对外援助发展之路起步较早,但并非一帆风顺。改革开放前,由于在对外援助工作上缺乏经验,曾出现过不少脱离中国国情、忽视援助实际效果的失败案例,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负担。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回归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对外援助工作也及时纠正了错误的工作路线,在一系列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向发达国家学习过程中不断成熟,进入了互惠互利、健康可持续的良性轨道。对外援助工作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战略的有机部分,为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重大利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的援助对象,主要是与中国有相同价值观和类似政治制度的国家,以及在大是大非上对中国表示支持和理解的发展中兄弟国家。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援助有利于增强彼此感情,拉近彼此距离,使中国在外交上获得更多支持。通过对外援助,还能扩大中国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尤其是对周边国家(如巴基斯坦、朝鲜等)的援助,对中国的战略安全起着重大作用。而且,中国在国际上积极参与各种人道主义援助,帮助第三世界国家搞建设、促发展,本身就是在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塑造大国形象,使更多国家和人民认可中国,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中国的对外援助有助于国家间优势互补,利益共赢。中国现在的对外援助,除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外,更多是为了开启经济合作,充分发挥相关国家的比较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比如非洲诸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苦于缺乏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而难以有效开发。中国的援助则正好促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增加国际市场资源供应,达到各国共赢。 

  中国的对外援助有助于引导中国企业和资金“走出去”,扩大国际市场。对外援助有助于搞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构筑共同发展利益,从而打开目标国市场。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自1980年日本政府将官方开发援助(ODA)作为国家对外战略后,即以此为基础维护国家资源供应安全和推进国际市场开发。就中国而言,目前中国的对外援助项目基本都由中国企业承建,援外项目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企业铺路搭桥,为其“走出去”提供机会、资金和当地政府支持。中国企业在充分积累了项目经验和当地知名度后,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国家进一步投资发展,扩大市场、降低成本、突破贸易壁垒。在全球化时代,未来的企业发展都是朝着国际化的趋势发展,在对外援助工作的协助下,中国企业能够更好更快地找到国际化突破口。 

  需要指出的是,对外援助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无偿援助或捐赠。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经济援助日益走上市场化道路,无偿援助占比越来越低。进入本世纪,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形成了两条并行的轨迹。一条轨迹是国营资本常用的“安哥拉模式”,即中国提供资金,非洲国家用石油等矿产资源偿还。另一条轨迹是民营资本通过中非民间商会走进非洲。中非民间商会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框架下的中国官办机构,办公室设立在全国工商联。2005年中非民间商会揭牌时,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与几位副秘书长专程到北京参加揭牌仪式。 

  在刚刚闭幕的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政府宣布的600亿美元对非经济援助包括:提供150亿美元的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提供200亿美元的信贷资金额度;支持设立100亿美元的中非开发性金融专项资金和50亿美元的自非洲进口贸易融资专项资金;推动中国企业未来3年对非洲投资不少于100亿美元。其中,贷款采用“安哥拉模式”,拿回来的是中国需要的石油和矿产;投资是企业行为,由企业根据市场判断决定,通常都是所在国的好项目,回报率高;贸易项下的融资是为了支持把中国商品出口到非洲,把非洲商品进口到中国,是互利互惠的商业行为;此外,中国金融机构走进非洲,在非洲开设分支机构,不仅有利可图,还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可见,中国对非经济援助并不是仅仅有利于非方的行为,而是一件对中非双方来说共赢的好事。(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