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民旺&吴孟克 · 2016-12-30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年终盘点;国际新闻;时事 | 打印
| 纠错 |
2016年可以说是冷战结束以来,整个世界最令人迷茫的一年。“后冷战”时代所孕育的种种“势”逐渐积蓄,现在似乎已经进入到质变的阶段。1991年苏联解体时,西方欣喜若狂地断言“历史的终结”,在美国推动下,“经济全球化”与“政治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与此同时,颠覆性力量也在这一浪潮下不断蓄积反抗力量:一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均衡增长和不平等;二是西方文明对全球各本土文明冲击所带来的反动;三是“非西方”新兴国家实力的壮大;四是极端主义,尤其是伊斯兰极端主义破坏性全球网络的扩展。这些因素的叠加效应最终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治理不足,国际格局的重新调整已经呼之欲出。本文挑选了即将过去一年中十个最重大的国际事件,以深入理解世界变动的实质。
一.英国脱欧
2016年6月24日,在英国伦敦,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前发表讲话。英国选举委员会首席计票官珍妮·沃森当地时间24日上午在曼彻斯特市政厅宣布,多数投票者支持英国“脱欧”。英国首相卡梅伦当天宣布将辞去首相职务。(新华社记者 韩岩摄)
6月24日,英国关于是否脱离欧盟的全民公投结果揭晓:与学界和媒体主流的预测相反,脱欧派以51.89%的优势票数胜出。英国以“直接民主”的方式脱离欧盟的决定给欧洲乃至世界局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放出了本年度的第一只“黑天鹅”。
英国脱欧是全球化背景下获得巨大利益的“精英阶层”与原蓝领“老”中产阶级之间利益协调失当的集中表现。在伦敦金融城繁荣昌盛的同时,英国的老工业区在制造业不断外流中逐渐凋零。来自东欧等地的移民对英国本土的就业形成了冲击,而一些难民和非法移民也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新的治安问题。
英国脱欧的决定给英国国内和整个欧洲都带来了“裂痕”:其国内以受过高等教育的中青年人为代表的全球化受益者和以仅受过中学教育的中老年人为代表的全球化受损者之间持续分裂,伦敦等大都市与广大老工业地带的持续分裂,在欧盟项目中获益的苏格兰、北爱尔兰与英格兰之间的持续分裂。“疑欧派”则因受到了鼓舞而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明年的欧洲“大选年”一展身手。目前,英国与欧盟关于脱欧的谈判仍然旷日持久,而英国本国经济的增长预期也因为“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而并不乐观。
延伸阅读:英国“脱欧”公投带来的欧盟大考
2345下一页下5页 |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