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追梦路上这四年

刘少华  ·   2016-11-30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标签:中国梦;四周年;时事
打印
纠错

  时间的流逝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 

  4年或许很快,从有的维度来说甚至倏然而过。在过去4年的1000多天里,中国举国之内以前所未有的频率提及一个叫“中国梦”的词。自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阐释中国梦以来,有些东西被唤醒了。

  100多年或许很慢,丈量它的不只是嘀嗒作响的时钟,还有一代代人的耐心。从1840年以来,那无数中华儿女期盼的未来,全体中国人民依然在为之奋斗。

  展望未来,光明在前。而过去4年,对一个伟大梦想来说,意味着什么?

  大概4个字:立柱架梁。

 

“四个全面”布局未来 

  中国梦能否实现,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息息相关。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中共十八大以来,执政党在自身建设上,始终“严”字当头。八项规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等一系列从严治党举措的推出,以及持续推进的扎紧制度笼子的努力,都让外界看到了一个对自身要求越发严格的政党。

  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下与未来的长期实践中,执政党是否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梦想。

  几年间,“四个全面”的框架已然搭起。并非巧合的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研究的分别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从严治党。这些加起来,就是“四个全面”的完整内容。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指引,“四个全面”的每一个,都分别通过一次中央全会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无论中国梦还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需要通过具体抓手来实现。对外来说,“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系列战略布局,开始收获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对内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自贸区的建立等,正在激发中国更多的发展活力。

 

“四个自信”挺起脊梁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出席7位历史人物的纪念大会、座谈会或研讨会,分别是孔子、毛泽东、邓小平、陈云、胡耀邦、刘华清与孙中山。一个国家高规格的纪念自有其用意,有心人不难看出,这些大部分是在近现代史上为中华民族复兴梦想不懈探索奋斗的伟大人物。

  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不能忘记,4年前习近平是这么说的:“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首先需要重拾的,就是一个民族得以自立的信心。

  诚如人们所知,从1840年到1949年,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动荡,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但民族精神的真正活力在于,每当在现实中遇到问题,人们愿意去历史中寻找答案。

  因此,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在2014年10月13日专门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是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与之前“三个自信”相比,多了文化自信。

 

中国发展关联世界 

  11月11日,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引用了他的一句话——“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

  中国也曾有过深重的焦虑。近现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表达过对“开除球籍”的担忧,这个名单上有严复、毛泽东、邓小平……今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向世界宣告,中国已经“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

  处在如今的位置,中国开始更多地参与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中国梦与世界梦之间,正在发生越来越多的关联。

  9月的杭州,迎来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这里,G20杭州峰会“所作出的决定事关能否有效应对当今世界诸多挑战,也关乎如何塑造世界经济未来”。很容易联想到,2014年11月在北京举办的APEC峰会,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长长的“一带一路”,焕发了全新的生机。渝新欧、汉新欧、蓉欧、郑新欧、西新欧等一系列跨越大洲的铁路线,遍布中国沿海与世界各地的港口,联通中外的飞行线路,在地图上呈现出一张通达全球的网络。

  “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现实。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在实现伟大梦想的伟大征途上,习近平这样说。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