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民生 >> 正文

王纲在2023·中国—中亚人权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   2023-09-12  ·   来源:人民画报
标签:中国—中亚人权发展论坛;民生
打印
纠错

  9月12日,2023·中国—中亚人权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承办。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纲在2023·中国—中亚人权发展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以下摘编自讲话全文:

在2023·中国—中亚人权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2023年9月12日,北京)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王纲

  很高兴与各位朋友相聚在北京,共同出席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举办的“2023·中国—中亚人权发展论坛”。首先,我谨代表中共中央宣传部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远道而来的各国朋友和嘉宾致以诚挚的欢迎!

  中国和中亚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友谊深厚、命运与共。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张骞从长安出发,凿空西域,开辟了闻名世界的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特别是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千百年来,中国和中亚人民用勤劳与智慧共同创造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繁荣景象。今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古都西安成功举办,习近平主席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宣布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擘画了中国—中亚关系发展新蓝图,开启了中国—中亚合作新时代,为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权合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了丰富内涵、开辟了广阔空间。我们要乘着峰会东风,传承合作精神,和衷共济开创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权事业发展的新境界,更好地造福中国与中亚各国和各国人民。下面,我谈3点认识,与各位共同交流。

  第一,践行丝路精神,凝聚人权合作的文化力量。大家知道,中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地和先行区。十年前的金秋时节,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千年丝路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十年来,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丝路沿线各方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丰硕成果,为沿线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各国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成为了造福共建国家、迈向共同繁荣的发展之路,助力各国促进人权保障、实现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促进民心相通、赓续传统友谊的和平之路,推动文化交流、深化文明互鉴的文明之路。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举行。回望历史,绵延万千公里的陆上丝绸之路,不仅是文化的传播、商业的交流、信息的交互,更是古代中国思想、理念、精神的一次次传播和实践。其历经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沿线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加强交流合作最深层、最可靠的精神力量。面向未来,我们更应大力传承弘扬丝路精神,深入挖掘丝绸之路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和共同价值,不断增进各国人权交流合作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服务和推动丝绸之路行稳致远。

  第二,加强交流互鉴,汲取人权合作的实践力量。习近平主席指出,人权事业必须也只能按照各国国情和人民需求加以推进。发展中国家应该坚持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文明的多样特性,决定了各国人权道路和实现形式的多元差异。中国和中亚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各自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出了符合自身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在人权问题上有着许多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和主张。我们始终认为,人民幸福是最大的人权,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长期以来,中国和中亚各国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保障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机结合,独立自主的人权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广泛惠及沿线国家和人民,中亚各国正演绎着一个个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的精彩故事。我们要继续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深化人权合作交流,推进人权治理互鉴,共同推动人权事业发展进步。智库、媒体、高校、社会组织要担当人权合作生力军,讲好中国和中亚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发展繁荣的故事,传递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人权主张,进一步凝聚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智慧,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

  第三,拥抱青年群体,厚植人权合作的未来力量。习近平主席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关键在于青年之间的交往。中国和中亚国家友好情谊延续千年,建交30多年来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源自于各国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续传承。回溯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交往的历史长河,有许多中国青年成为友好使者,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他们用脚步丈量青春,用青春书写历史,为各民族交往交流架起一座座友谊桥梁。中国和中亚国家续写千年友谊、共创未来美好,需要各国青年志存高远、心怀大道、挺膺担当。参加论坛的中亚嘉宾不少是富有朝气的年轻一代,会前主办方组织开展了重庆参访活动,让青年代表感受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亲身体验中国的发展成就和时代变迁。“百闻不如一见”,相信大家会更好地了解中国、感知中国。希望中国和中亚青年多走动、多来往、多交流,以青春之我成就人类文明之大业,共同书写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权合作的新篇章,为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文明因互鉴而精彩,思想因交流而深化。中国—中亚人权发展论坛,为各国朋友提供了交流合作平台。衷心期待与会嘉宾深入交流、碰撞观点,共同谱写中国和中亚国家“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美好画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