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民生 >> 正文

雪域高原发展现代农业 助力巩固脱贫成果

《北京周报》记者 李潇阳  ·   2020-09-1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西藏;扶贫攻坚;民生
打印
纠错

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白朗县的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北京周报》记者 张巍摄)

  现代温室大棚里,蔬菜瓜果长势喜人,绿意盎然;生产车间内,各类菌菇蓬勃生长,欣欣向荣。这些景象,并非出现在气候宜人的江南水乡,而是在高寒缺氧的西藏自治区。

  近年来,西藏致力于发展高质量农业,不仅使本地人餐桌上的菜品越来越丰富,还为农牧民增收打开了新大门。2019年,全区粮食产量105万余吨,落实蔬菜面积39.26万亩,蔬菜产量97万余吨。

 

青稞:口粮变“摇钱树”

 

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江当乡龙桑村的旦增。(《北京周报》记者 李南摄)

  75岁的旦增生活在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江当乡龙桑村,以种植青稞为生。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农作物,而土壤肥沃的日喀则是西藏青稞的主产区。以前,旦增一家只能将青稞做成糌粑,剩余的拿去卖钱。他告诉《北京周报》记者:“我得租车把家里剩余的青稞拉去附近的县城卖掉,拿到的现金比较少。有时只能以物易物,用青稞换羊皮之类的东西。”

  2016年,西藏最大的青稞食品加工公司——西藏德琴阳光庄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琴阳光庄园”)在江当乡成立,生产青稞米、青稞面粉、青稞挂面、青稞饼干、青稞代餐粉等精深加工产品。2019年,公司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随着公司销量的增长,对青稞原料的需求逐渐增大,开始收购当地农户的青稞。往日平常的口粮成为了十几种产品的原料,变成了“摇钱树”。

  2018年起,旦增开始在家门口卖粮。他说:“现在,公司直接上门收青稞,很方便,收购价格也高。” 旦增家种了200多亩青稞。过去两年,他一共卖了8万斤青稞给德琴阳光庄园,收入19万元左右。

  以前,旦增家的青稞地,自家人就可以料理。如今,粮价好,旦增扩大了青稞种植面积。到了收获季节,他还会雇佣十几个人帮忙收割。旦增说:“种青稞用的肥料,有一半是区政府免费发放的。”

  据德琴阳光庄园生产厂厂长雒虎杰介绍,2019年公司在日喀则粮食主产县区收购青稞3000吨以上。在高价收粮的同时,公司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培训机会、产业分红等方式帮助当地农牧民增收。

  目前,德琴阳光庄园有112名员工,其中仅日喀则厂区的藏族员工就有43人。今年28岁的普布次仁是日喀则厂区生产部班长。2018年大学毕业后,他便进入了厂区工作。他对《北京周报》记者说:“我每月收入5300元。家里一共有三口人。自打我到这里工作之后,全家就脱贫了。”

  德琴阳光庄园的青稞精酿啤酒生产线即将建成投产。全面投产后,预计新增就业岗位50余名。未来,德琴阳光庄园会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促进青稞深加工产业系列产品的多元化、精细化、高质优品化发展,把青稞从“生命粮”变成当地农牧民的“致富粮”。

 

“菜篮子”:便民又富民

珠峰一见则喜生物科技示范园区的工人在摘杏鲍菇。(李潇阳摄)

  日喀则市谢通门县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藏语意为“一见则喜”,是西藏最后一批脱贫摘帽的县(区)之一。

  2019年9月底,珠峰一见则喜生物科技示范园区成功生产第一批食用菌,不仅为拉萨、日喀则等地消费者生产新鲜菌菇,丰富了当地人的餐桌,还通过向农户免费发放菌棒、带动就业促进当地群众致富,产业效益令人“一见则喜”。

  据园区副总经理黄民凤介绍,在发展初期,园区面临资金、技术、供电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最初,园区种植黄瓜等蔬菜,但经济效益较低。经过反复试验,后期种植效益更高的金针菇、杏鲍菇、金耳等10余种菌菇。园区同湖南农业大学等机构合作,持续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培育生产。黄民凤说:“目前,一些环节已经实现了机器自动化操作,原来四到五人的工作量现在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每天可以生产5-8吨菌菇。”

  同时,谢通门县委、县政府多方筹集资金,争取技术支持,在当地农户中推广试种食用菌。菌棒由园区统一加工生产,种植户在家种植食用菌,公司统一收购后销售,农户分红占比70%。很多农牧民看到了切实的经济效益,纷纷加入食用菌产业链条。

  经过三年半的探索,园区已成为全西藏食用菌生产领域的佼佼者,产能产值不断提升,生产效益不断增大。2020年上半年,园区累计生产各类食用菌700余吨,向农户发放菌棒13万余包,通过合同外销、定点销售,实现销售额1565万元。

  珠峰一见则喜生物科技示范园区已然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阵地之一。园区累计用工196人,含建档立卡贫困群众63人,人均年增收4.2万元。在园区150名员工中,98%是本地农牧民。此外,有561户贫困户直接参与家庭温室大棚种植食用菌,实现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2018年,园区还兴建了技能培训中心,目前已培训500名学员,内容涵盖种植、电商、气象等。

  黄民凤说:“2021年,园区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将员工人数增加到170人,吸引更多农牧民参与菌菇种植。”

 

珠峰农博园:农旅结合

  萝卜、土豆和白菜,曾是日喀则市白朗县老百姓餐桌上的“老三样”。以前,白朗县蔬菜种植业不发达,内地运过来的蔬菜成本高,许多农牧民只能吃萝卜、土豆和白菜。2015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仍有923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9.3%。

  2000年,一些来自山东的援藏干部看到白朗县水利浇灌方便,提出在当地搞大棚蔬菜,但未能形成规模。为了进一步挖掘蔬菜产业潜力,白朗县通过企业招商、引进科技人才走出了一条新路。截至今年4月,全县有3000多户农民参与蔬菜种植,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通过发展蔬菜产业,白朗县从经济结构单一的穷县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蔬果之乡。2017年底,白朗县顺利脱贫摘帽。

  位于白朗县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简称珠峰农博园)不但是这个蔬果之乡著名的“菜篮子”,更是热门“打卡地”。农博园建于2019年,园区有高效玻璃温室8个,现代温室大棚128个,种植各类蔬菜瓜果78种,年产绿色果蔬2000万斤以上。

  2019年11月,珠峰农博园通过评定,成为西藏自治区首个田园综合体类国家4A级景区。游客可以在园区免费观光并付费体验蔬果采摘。园区总经理孟德利告诉记者:“五一假期期间,每天大约接待1000名游客,五天的总利润是17万元左右。”

  农博园通过创造就业岗位、产业分红、土地流转为当地农牧民打开了致富新路。据了解,项目目前已流转土地1500多亩,兑现土地流转费3930万元,累计为1991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兑现产业分红资金277万元。园区还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销售果蔬370余万斤。

  从深加工青稞食品,到令人“一见则喜”的菌菇种植,再到农旅结合的农博园,西藏依托本地资源,多样化发展特色产业,不仅保障了“米袋子”和“菜篮子”,还鼓了“钱袋子”,让西藏老百姓的餐桌越来越丰富,让西藏的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