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民生 >> 正文

我在中国 | 长城脚下的美国好汉萨洋

《北京周报》记者 赵飘  ·   2019-09-20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我在中国;民生
打印
纠错

  长城脚下,北沟村中,绿树环绕的小院里,褚红色砖墙上点缀着五彩琉璃瓦片。 

  如此古色古香的中式院落,却是出自一位美国设计师的手笔。 

  故事是怎样开始的? 

  时光倒回38年前。 

 

情系中国

  1981年,26岁的美国学生萨洋(Jim Spear)走进北京大学,开始了他的交流学习生活。这是他在美国学习中文以后,第一次来到中国。 

  “我从小就对中国文化很着迷。”萨洋说。结束在北京大学的学习后,1983年他又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京师范大学继续学习中文。 

  回到美国后,萨洋开始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中国政治方向的博士学位。越了解中国,他对中国的感情越发深切。 

  “当时的中国,变化日新月异,一切都那么激动人心。”萨洋回忆说,我不想只是远距离地研究中国。”终于,他做出决定,中断学业,和妻子唐亮一起回到中国,切身体验那里的生活。 

    

扎根长城

  19861月,正式定居中国后,萨洋在一家咨询公司找到工作,并很快去游览了慕名已久的长城。巍峨壮丽的景色让他一见倾心。此后,只要有时间,他总会去转转,久而久之,一个梦想从心底油然而生。 

  作为一个外国人,能生活在长城脚下,是我的梦想。”萨洋说,“但我从来没想过这个梦想会实现。” 

  1996年的一次偶遇让萨洋的梦想亮起了曙光。那天,陪朋友到慕田峪长城游览的萨洋遇到一位贩卖纪念T恤的本地村民。萨洋对他说:“我不想买你的衣服,但我真的羡慕你能住在长城脚下。”虽是一面之缘,但村民当即承诺会帮他找房子。一个星期之后,萨洋接到了村民的电话:“村里有空房子,可以长期出租。” 

  就这样,萨洋在慕田峪村租下了一间闲置民居,起初只是作为周末休假的住处。后来,都市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他也愈发离不开这里的乡村生活。2005年,将满50岁的萨洋决定提前退休,彻底搬到长城脚下的小村庄里。   

   “我常常想,能遇到他并在这里住下来,也许是命中注定要发生的事。”萨洋笑着说,他和帮他找房子的村民恰好同龄,按照中国生肖,他们都属羊。此后多年里,两家人也成为了亲密朋友。 

 

留住乡愁

  搬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改造自己的房子。加固原有传统木结构,新开大面积通风天窗,添置现代化家具设施,老旧的农舍摇身一变成为别具特色的乡间别墅。 

  萨洋的改造工程受到很多人欢迎。越来越多人找到他,希望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成为“村里人”的萨洋也开始考虑用实际行动为村子做点什么。 

  他找到当地还有闲置房屋的村民,与他们签订了租约,先后改造设计农居30余所,并相继改造并创办了小园餐厅、瓦厂酒店等一系列乡村旅游设施。 

    

  2018年,由一座废弃琉璃瓦厂改造而成的瓦厂酒店,入选中国首批乡村遗产酒店示范项目。 

  提到自己的房屋改造设计原则,“最重要的就是不随意拆除老房子。” 萨洋说,“我希望通过保留老房子的原有样貌,留住这种农村乡愁、中国印记。” 

  酒店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设计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进一步拉动了当地就业。目前酒店雇有全职和兼职员工70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当地村民。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开始借鉴萨洋的经营模式,自己开起了农家乐,生意也红红火火。 

  在萨洋看来,乡村旅游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并不是偶然。 

  “中国人思乡的观念与农村的生活和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萨洋说,中国政府对乡愁文化的重视,会带动乡村旅游继续发展,帮助农村人民和从城市回到农村的人们过上体面而可持续的生活。 

  到这里,萨洋与中国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瓦厂酒店的设计中还埋藏了他哪些独特的理念? 

  而贯穿他生活三十余年的长城,对他又有什么特别意义? 

  别忘了看文首的专访视频,听他亲口告诉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