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民生 >> 正文

汶川十年:震后重建的中国奇迹举世瞩目

罗瑞明  ·   2018-05-14  ·   来源:中国网
标签: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民生
打印
纠错

  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1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致信。习近平指出,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为国际社会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 

  2008512日,汶川大地震将无数工厂、学校等房屋夷为平地,在这场灾难中共造成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家园被毁,死伤惨重,面对如此惨重的灾祸,灾区没有被压垮,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十年时间旧貌换新颜,曾经的废墟上变成了一幢幢新房、一座座漂亮的学校,一家家现代化医院,一批批失去家园的人迁入新居,一条条宽阔道路穿山越岭,一个个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灾区经济迈向更高层次。如今39个重灾县年GDP是十年前的3倍,39个重灾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870元,是2008年的2.9倍。十年的变化举世瞩目。 

  处理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制度优劣的重要尺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投入巨额资金,建立和完善公共设施,除了建设最好的学校和现代化的医院之外,还有大型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尤其是在公共交通方面,实现高速铁路全覆盖;高速公路加密成网;市域快速路网更加便捷;农村公路实现了灾区20户以上聚居点通道沥青水泥路。在重点建设的同时,充分的发挥地方的优势,下好全国“一盘棋”,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进行对口支援,坚持“硬件”与“软件”、“输血”与“造血”、当前和长远相结合,集中力量全力以赴支援灾区重建,如,江西对口支援小金县,3年投入总金额约13.2亿元。其中,安排援建项目42个,涉及民生、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9个方面,把小金县打造成了一座美丽的新城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中力量办大事,为灾后恢复重建创设了高效的机制平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救灾与重建模式,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如果说地震发生后生命救援要打好速决战,那么震后重建要打好攻坚战,打速决战要有爆发力,打攻坚战偏重于耐力,不论是速决战还是攻坚战都需要有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奋斗精神。震后重建牵动了无数人的心,灾区人民擦干眼泪,挺起脊梁,撸起膀子重建家园;无数外援人员把震区当家,在条件非常恶劣的环境下,与天斗与地斗,用自己的血汗铸就新的天地,传颂着许许多多令人赞叹的奋斗故事。在汶川,来自珠海的工程专家张彤被称为“拼命三郎”,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援建中,张彤骨折动了手术,右小腿里夹着一块钢板,仍然每天拄着拐杖到工地。在北川,提起崔学选的名字无人不晓。到北川不久,崔学选的身体就出了问题,为了坚持工作,要吃下平常剂量两倍的药。北川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的病情不断恶化。同事劝他回山东治疗,崔学选左推右拖,就是不肯走:崔学选终于病倒了,弥留之际,仍然牵挂北川。已经无法说话的他示意女儿拿来纸笔,艰难地写下一行字:“回北川,给孩子(指孤儿姊妹)钱,叫她们(指妻子女儿)去,这事重要。”;为了帮小金县偏远贫困的山区修韦秀公路有5位江西人献出了生命。震后重建的过程是奋斗的历程,每一块砖,每一根木都记录下奋斗的痕迹,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将其融与抗震救灾中,使此种品格得以延伸和升华,创建的不仅是“速度”,更是“奇迹”。 

  国外媒体曾忧心断言,“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解答了这一难题,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优越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面前,任何艰难险阻都将迎刃而解! 汶川灾后重建取得的宝贵经验,不仅为中国灾后重建提供了借鉴,而且也为国际社会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正如联合国计划署南南合作项目专家赞得利卡·威利森所赞叹:四川的灾后重建与发展给全世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作者系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