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民生 >> 正文

贵州:让非遗在精准扶贫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北京周报》记者 马力  ·   2017-03-15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蔡群;人大;两会;民生
打印
纠错

  

  那年,为了讨生活,12岁的苗族小女孩和姐姐走了100多公里的山路,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官寨乡大寨村走到了省会贵阳。为了生存,她和姐姐靠捡垃圾度日;后来她和姐姐又来到中国比较发达的浙江、广东一带打工;再后来她回到家乡创业,带领家乡姐妹靠传承千年的蜡染刺绣脱贫致富。2013年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完成了从“拾荒女”到人大代表的逆袭。她就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蔡群。 

  “只要扫一扫这个绣片,就能进入到一个AR互动视频里。可以通过虚拟现实体验刺绣和蜡染的制作步骤,还可以看到我们3000多平米的厂房,以及我们载歌载舞的绣娘们。”311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贵州代表团驻地,36岁的蔡群拿出平板电脑利用AR视频技术向记者展示自家的蜡染刺绣。 

  在贵州代表团里,大家都说蔡群的故事就是一部传奇。 

    

  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可以创造财富 

  1993年夏天一个雨夜,在中国西部贵州省会贵阳的一个小街角里,12岁的蔡群和姐姐紧紧地依偎在用破木板搭建的棚子里,由于外面的雨很大,顺着棚顶流下来的雨水打湿了姐妹俩的头发和外衣。那一夜被深深地定格在了12岁蔡群的记忆里。 

  “一到晚上,我们就出去沿街翻垃圾箱,看看能捡到什么吃的和穿的。”说起那时候,蔡群有点心酸,“有一次,在贵阳火车站前的饭店门口,我捡了一块别人吃剩下的蛋糕,当时觉得怎么这么好吃。旁边有个穿着很体面的叔叔,看了一会就问我,‘小姑娘,你挺漂亮的,怎么不上学啊?’”蔡群说,“当时我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心里难受死了。” 

  “没办法,因为家里穷,没有学上,只能和姐姐去城里捡垃圾。”蔡群说,那样的生活磨砺了她的意志,给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始终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给自己和家人换来美好的生活。 

  在贵阳度过了几年的拾荒生活后,蔡群的生活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2000年,她和丈夫随同乡去浙江、广东打工。“在工厂里没日没夜的干活最后仍拿不到多少钱,5年春节只回过两次家,不敢回家,因为负担不起往返路费。”在异地想女儿、想父母时蔡群只能把眼泪留在心里。 

  2006年,春节回家的一次偶然机会,蔡群迎来了生命中的一丝转机。“从小我的手工刺绣就很好,乡里的干部动员我参加‘多彩贵州两赛一会’的比赛,没想到打工时绣的一条背带竟然获了奖,并且还得了2000块奖金。”此后几年,蔡群的蜡染刺绣作品连续获得毕节市、贵州省两赛一会的金奖。在外打工多年的蔡群看到了老手艺里蕴藏的商机,2009年,她带着微薄的积蓄回乡创业。 

  “当时真的没有钱,东拼西凑了5万块钱,买了缝纫机,买了原材料,招了两个绣工,在家门口竖起了牌子,我的起步异常艰难。”  

  蔡群和几个姐妹们商量决定靠山吃山,做苗绣蜡染旅游纪念品。她们拿着绣片去附近的“织金洞”景区摆摊卖,许多外地的游客看了都赞不绝口。 

  为了开拓更大的全国市场,蔡群一个人背包去上海跑广东,饿了吃口面包,困了睡在展会的展台上。“很多次无功而返,因为我们的产品没有宣传、没有包装,很多人都对我摇头。在我最绝望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希望又出现了。后来在上海的一次展会上,一位老板让我现场演示后,一下子就给了我10万元的订单,这10万元可是我们最后的希望啊。”蔡群说,那次成功后,她信心百倍,因为她始终相信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是可以创造财富的。 

    

12下一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