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民生 >> 正文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影像档案(组图)

  ·   2016-12-12  ·   来源:新华社
标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民生
打印
纠错

 

  祝四孜,1920年6月3日出生。1937年冬,祝四孜居住的南京珠江镇西门外朱庄村遭日军洗劫,她家8间瓦房全被烧毁,她和家人藏在屋后菜园地洞内躲过一劫。

  祝四孜在自己卧室中(2016年11月3日摄)(左上);祝四孜在自家门口晒太阳(2016年11月3日摄)(右上);祝四孜在儿子的搀扶下出门散步(2016年11月3日摄)(右中);祝四孜展示自己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书(2016年11月3日摄)(下左);祝四孜和洗菜路过的村邻聊天(2016年11月3日摄)(下中);祝四孜儿子伏宝鑫指认当年老人避难的地方,现在已成为商家的门面房(2016年11月3日摄)(下右)。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使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杀害,给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留下了终身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那段惨痛历史的“活证”。79年岁月流逝,在世者已经越来越少。2016年11月26日,89岁的张福智老人离世后,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108位。

  第三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新华社记者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用影像记录他们的伤痛记忆和生活现状,以铭记南京大屠杀中所有无辜受难者。  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李响 摄影报道

12345下一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