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民生 >> 正文

司法所长汪军思:让人民群众感觉到“法律就在身边”

《北京周报》记者 孙旋  ·   2019-12-20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南京;依法治国;民生
打印
纠错

汪军思接受《北京周报》采访。(《北京周报》记者 张巍摄)

  初次见到汪军思时,他刚结束一场帮农民们解决征地补偿款纠纷的调解。他有一张古铜色的脸,穿着深褐色的皮衣,是中国南方农民冬日的最常见装扮。 

  1995年,汪军思开始了司法所的工作,现任南京市六合区冶山司法所所长。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市(区、县)司法局在乡镇(街道)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人民调解、普法宣传、安置帮教等都是司法所的重要职能。 

  作为一个基层司法工作者,汪军思让老百姓觉得很亲近。“我基本每天要接待群众45次,希望他们带着问题来,高高兴兴地走。”得益于专业扎实、业务过硬、对疑难纠纷颇有研究,辖区内几乎没有汪军思解决不了的矛盾,他也因此广受群众信赖,口碑极好。 

  这一做就是25年。“也不是没有调动或者升迁的机会,只是我觉得在现在的岗位上很好地实现了我的个人价值,而且,这么多年来我的工作也获得了人民的满意和上级的肯定。”不难看出,这为曾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群众心中优秀司法所长”、“江苏省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的汪军思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爱。 

    

普法宣传有新招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老百姓也需要掌握的一定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工作与生活。而对于基层司法所而言,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普法宣传,满足群众所需,是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汪军思对《北京周报》说,“总而言之,就是要让群众感到法律跟自己的生活是有紧密联系的。” 

  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而闻名的六合农民画是当地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这些画色彩浓郁艳丽、构图往往打破传统美术的空间限制,内容多为农民的生活情趣、乡风民俗,很受当地农民的喜爱。于是汪军思想到了“法治农民画”的点子。“把法治宣传的内容通过农民画这种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又是农民们自己创作的,接地气!”他说。 

  2006年起,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先给辖区的农民画艺术家普法,然后请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创作画作不仅用于展览,汪军思还把它们印制在台历、挂历、便利贴、文化衫、便民布袋上,推出了一系列“文创”,在辖区的家家户户和企事业单位中传播开来。现在,法治农民画已经成为冶山街道乃至六合区法治文化建设的一张名片。 

司法所中设有法治农民画展柜。(张巍摄)

  此外,汪军思还在辖区推出了“普法宣传社区行”文艺演出,组织民间艺人用方言讲法治故事,结合当地民俗表演节目,把电信诈骗、传销、套路贷、非法集资等一个个抽象的概念通过情景剧呈现出来,给群众们上堂生动的普法课。 

  “设计内容的时候,我们得先考虑村民们能不能听进去、能不能接受。”他说道,“村民们感兴趣的节目,还是与他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如,某个村子是某类型违法行为的多发地,那节目编排就会以这类案件为主要内容。此外,他们还结合重要的时间节点做普法宣传。汪军思解释:“比如春节后有大批农民工要外出务工,这个时候就要给他们普及一下《劳动法》,讲讲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让群众在1公里之内就能找到法律服务

  “我们冶山街道面积约105平方公里,有8个村居,4.8万人口……”说起自己的辖区,汪军思如数家珍。因为每周他都要巡视辖区,跟村干部、群众沟通交流。正是基于这种用脚丈量出的熟悉,他更了解百姓们的需求,更能让法律服务的触角向基层延伸。 

  “现在我们有一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就是街道办和司法所的所在地,下面有8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每个村居1个,配有专业的法律顾问,为群众们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大家可以随时在群里提问和交流。”汪军思简要介绍了平台的基本情况,“我们要让群众在1公里之内就能找到法律服务。” 

  “这个平台的作用不是只告诉群众你应该要去哪儿、找谁、做什么,而是要让他们能在这里把问题都解决掉,比如,我们这里有推荐的律师,群众如果愿意的话,可以不出司法所的楼就找到律师。”汪军思在司法所大厅里指着律师服务台,实地讲解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职能。 

  提供完善的公共法律服务,是全面依法治国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根据司法部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我国已设立2900多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3.9万多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覆盖率分别达到99.97%96.79%65万个村(居)配备法律顾问。 

  汪军思说:“在工作中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人们对公平的向往,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法律解决矛盾、处理纷争。我想,这大概便是我作为司法工作者对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点贡献吧。”(南京市六合区司法局俞敬姚对本文亦有贡献)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