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民生 >> 正文

浙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文明乡风润心田

  ·   2015-08-12  ·   来源:农民日报
标签:精神文明;浙江;民生
打印
纠错
  

扎根乡土“种文化”

  如果说文化礼堂的建成,让农民的精神家园“身有所栖”,那么浙江多年持续开展的“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则让农民“心有所寄”。如今,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种”下的文化开始生根发芽,满是芬芳。

  8月上旬,走进浦江县虞宅乡新光村文化礼堂,剪纸、竹编等非遗传承人,正向农民们传授手工技艺,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些文化培训与辅导活动定期举行,另外还可根据自身需求,向乡文化站提出。这种菜单式服务,受到基层广泛欢迎。

  现在在浙江农村,排舞、腰鼓、戏剧、农民书画等文化活动,群众的参与热情都十分高涨。

  不少农民文艺骨干、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经过培养,纷纷组建民间剧团、业余演出队,成了繁荣农村文化的新生力军。

  针对农村未成年人,浙江全面实施“春泥计划”,利用寒暑假期,组织开展道德实践、社会体验和文体娱乐活动。目前,该活动已覆盖全省8成以上行政村,受惠的农村未成年人达377万人。

  在长兴县思安文体中心,县青少年宫的志愿者教师正在教授孩子们声乐、绘画、书法、经典诵读等,这一活动已持续6个年头。近年来,该县还通过“政府买单、百姓自费、邻里走亲”,形成了“有书读、有电影看、有戏听、有演出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种”下的文化正结出累累硕果,农村文化蓬勃发展,群众也跃跃欲试走上舞台。为此,浙江积极搭建各种平台,举办农民文艺汇演、才艺展示、排舞大赛等活动,引导农民群众不仅要当观众,更要当演员。

  从2011年开始,浙江启动“文化走亲”活动,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和城与乡等实行跨区域文化交流,成了农村文化发展的新潮流和新样式。而文化礼堂的建成,更是成了“送文化、种文化、晒文化”的绝佳平台,还因此推动了古镇游、生态游等旅游文化发展。

  据了解,到去年底,“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已基本覆盖浙江所有行政村,成为该省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块响亮品牌。

  

家风是无声的教育

  浙江修文读书传统浓厚,耕读世家颇多,家训文化尤为源远流长,安吉县递铺街道双一村就是其中之一。该村四成朱姓为宋代大儒朱熹的后代,77岁的朱梦熊依然能流利地背诵《朱氏家训》,他遵照祖训,以孝为先,继母因车祸腿部骨折10年卧床不起,他视如亲娘,日夜陪护,精心照料,成为村中佳话。

  靠着“孝顺父母,尊敬长上,教训子孙,毋作非为”的训诫,双一村子孝孙贤、邻里和睦,恢复高考以来,有197人考上大学,成为远近闻名的“状元村”。

  家风是无声的教育,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承载,对规范人们言行、淳化社会风气作用巨大。去年4月以来,以“我们的家训——浙江百姓重家风”为主题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浙江全面开展,该活动以现代视角重新审视家训文化,通过寻找、征集、传播、传承家训,引导人们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活动异常火爆,各地请专家、办讲座、做访谈,深入挖掘民间传承的好家训,还通过写家训、讲家风故事、读优秀家训等活动,引导村民纷纷将家训制成匾额,挂上厅堂。据介绍,活动共吸引了全省近400万户家庭参与,100万户新立家训。

  为了传播弘扬好家风,浙江各地因地制宜,创新不断。德清县在民间奖项“草根奖”中,去年新增“爱有味,好家风”奖,专门奖励在传承家风家训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家庭,并将每年4月5日的颁奖日定为全县“家风日”。一些地区还组建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开展道德风尚评议,或将好家风变成小戏小品、小故事等,讲给百姓听,演给百姓看。

  此外,浙江还大力挖掘、创新、提炼“区域道德品牌”,诸如仙居“慈孝文化”、嘉善“善文化”、德清“德文化”等一大批道德品牌的涌现,为培育文明风尚提供了丰富滋养;另一方面,各地广泛开展“举乡贤、颂乡贤、学乡贤”活动,深入挖掘“历史乡贤”,广泛推举“时代乡贤”,以乡贤精神、榜样力量,激励群众合力共建美丽乡村。

上一页12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