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12-25 · 来源:新华社 |
标签:暗物质;卫星;探测数据;科技 | 打印
| 纠错 |
12月24日,暗物质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常进(左三)和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左四)、暗物质卫星工程总设计师艾长春(左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高级顾问崔吉俊(左二)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科学任务大厅讨论。
当日下午5时55分,我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升空后第7天,成功获取首批科学数据并下传至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科学任务大厅。接收到的数据显示,暗物质卫星的四大科学载荷——塑闪阵列探测器、硅阵列探测器、BGO量能器、中子探测器探测到的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计数与此前地面预测计数率一致,表明暗物质卫星的有效载荷已开始正常工作。暗物质卫星有效载荷还要经历2个月的在轨测试和标定,之后正式交付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的科学应用系统,进入在轨运行阶段,开始为期2年的巡天观测和1年的定向观测。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
上一页1245下一页下5页 |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