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15 年成立至今,伴鱼经历了互联网教育浪潮、“双减” 政策调整、AI 技术爆发等多轮行业变革,却始终稳步增长,最终成为少儿英语领域第一。其关键在于,不追逐 “烧钱换规模” 的短期红利,而是以 “长期主义” 深耕产品,在政策变化中主动进化。

2021 年 “双减” 政策落地,大量依赖学科培训的机构陷入危机,伴鱼却凭借提前布局的阅读能力培养业务站稳脚跟。“我们从 2020 年就从教改文件中嗅到信号,国家会更重视阅读、逻辑等核心素养”,伴鱼创始人兼CEO黄河回忆,当时伴鱼果断砍掉低效业务,精简团队,保留核心教研和技术人员,聚焦阅读营和 AI 智学系统。伴鱼阅读营负责人陈阳也提到,“双减” 后行业浮躁,伴鱼却用一个月时间完成阅读营书单筛选和课程设计,首月就实现大几十万营收,第三个月营收突破百万,这种主动转型,让伴鱼在行业动荡期实现 “逆势增长”。
伴鱼的 “长期主义” 还体现在对产品的打磨上。2015 年成立初期,当多数机构靠烧钱获客时,伴鱼花两年时间测试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偏好,甚至研究字体大小对注意力的影响,最终推出的英语绘本产品凭借分级体系和动画互动,迅速积累首批用户。十年间,伴鱼始终保持健康的现金流,营销投入远低于同行,靠用户续费和口碑传播实现增长 —— 黄河坦言,“教育不是赚快钱的生意,家长愿意买单,是因为看到了孩子的进步”,陈阳也补充,伴鱼阅读营 95% 的用户是妈妈,很多人甚至分期付款为孩子报名,这份信任源于产品的真实效果。

这种坚守在 AI 时代迎来回报。伴鱼早在 2019 年就开始探索 AI 在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即使在行业收缩期也未缩减研发预算。如今,其 AI 系统已能实现 90% 以上的真人教学效果,“可可老师”“Tina 大王” 等产品矩阵形成协同效应。截至 2025 年伴鱼十周年,品牌累计服务学员超 7000 万,市场份额稳居少儿英语赛道第一,成为 “穿越周期” 的行业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