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24 · 来源: |
标签:行业资讯 | 打印
| 纠错 |
金秋九月,长城栗乡,9月20日至21日,首届“洞见未来·乡村振兴共创周”在北京市怀柔区精彩启幕。活动以“探索新路径、凝聚新合力、共创新生活”为核心,横跨渤海镇洞台村井邻花园与怀柔科学城两大主场,汇聚全国农文旅领域专家学者、企业掌舵人、乡村主理人等各界“智囊”,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项目探访、场景体验等多元形式,共话乡村振兴新机遇,为怀柔及京郊农文旅与乡村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此次乡村振兴共创周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指导,怀柔区农业农村局、怀柔区文化和旅游局、怀柔区渤海镇政府、北京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作为首都首次以“乡村振兴共创”为主题的跨领域交流活动,其不仅是一场思想碰撞的盛会,更标志着怀柔在乡村振兴机制创新上迈出关键一步——“怀柔乡村振兴新主体联盟”正式宣布成立,并举办产品展示、主理人、新主体路演等活动。
机制创新破局 新主体联盟搭起“协同桥”
9月20日上午,怀柔区副区长夏文佳主持“怀柔乡村振兴新主体联盟”启动仪式,北京市市委副秘书长及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市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按下启动键。该联盟整合政府部门、农业龙头企业、文旅机构、乡村主理人等多元力量,旨在构建“资源共享、项目共推、人才共育、品牌共塑”的长效协同机制。联盟将依托服务“新主体”,聚焦农文旅融合、乡村产业升级、数字乡村建设等方向,通过“政策+资本+技术+人才”的组合拳,推动优质资源向乡村下沉。据悉,联盟首批吸纳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井邻文化、头雁协会、深圳市墨相科学咖啡等百余家单位,聘请了隐居乡里创始人陈长春、白相里品牌创始人张文轩、理想在野创始人钱仕逸、莫干山宿盟和莫干山民宿学院发起人顾军等多位行业大咖,作为联盟智囊;未来还将面向全国招募乡村振兴合作伙伴,打造跨区域协作平台。
大咖论道献策 多元助推主体共建“未来社区”
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大咖围绕“跨界合作和生态构建”“农文旅消费”“资本如何实现乡村可持续共生”“未来乡村社区营造”等核心议题,贡献了一场头脑风暴、思想盛宴。
SMART度假产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旭分享了“跨界合作和生态构建,推动中国农文旅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探讨跨界生态对于农文旅发展的重要性;隐居乡里创始人陈长春,分享的“农文旅融合,到底要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引发大家的热议;北京六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袁媛提出“长期主义重构乡村生态”理念,强调资本介入乡村需摒弃“短期逐利”思维,应从产业培育、人才培养等长远维度布局;白相里品牌创始人、费孝通“中国江村”发展总顾问张文轩则以“乡城往来”为切入点,分享如何通过城乡要素流动激活乡村活力。
鹿柴山集品牌创始人胡应兵结合自身实践,详解“可持续社区营造”的具体路径;井邻创始人,怀柔乡村振兴新主体联盟发起人石晶,围绕“生态驱动的未来乡村形态创新”为大家描绘了“井邻理想社区”的未来图景,让大家充满期待。CSI(社区支持产业发展)创始人,安徽省全球数字游民联盟副秘书长吴永泽,为大家构画可web3.0 背景下,数字游民社区如何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来着莫干山的顾军、民宿专家金虹老师也带来自己的独特观点,为怀柔及京郊民宿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启发。
“乡村振兴共创周”充满着青春力量;理想在野创始人,黄龙岛小岛共建计划发起人钱仕逸,给大家讲述了“青年×乡村的无限可能”;来自怀柔的青年企业家李思鹏,以自己企业为案例,推演了“全产业链融合打造老栗树品牌”的路径;自在自然创始人李俊辰,分享了自己“整村运营:青年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新实践”的观点;来着杭州黄湖和美乡村产业运营有限公司王尚义,描述了“青山十年”的图景。
主理人机制培育 让乡村聚落成为理想集聚地
共创周期间举办了多场主理人的路演及发布会,内设了多场有主理人沙龙,让大家思路大开,感觉乡村青春满满、大有可为。“你为什么选择乡村”“为什么放弃城市的工作,来到乡村创业生活”“你要在乡村实现什么理想”这些问题被大家反复讨论。辽宁省级非遗满族传统正筋术第7代传承人,禄喜堂非遗养生馆主理人孙丹丹,阐述了“非遗与疗愈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脱缰精酿创始人、赛松精酿博物馆主理人周悦,给大家讲述了“怎么把一棵栗子变成一杯精酿”;北京798蛙厂LiveHouse主理人杜晶为大家带来“不种蔬菜 种品牌-----顺义意大利农场主理人招募计划”;另外自然学校主理人王大智、井邻皮具工坊主理人李宁宁、映画工场&媒体实验室主理人郝智强也分享了各自的故事和主理内容。
来自北京第一批“百千工程”示范村的村书记代表和主理人代表,齐聚共创周,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书记李志水、辛庄创客联盟理事长、北京昌平向上学校常务副校长张旭东、通州区台湖镇唐大庄村书记赵建民、唐大庄主理人暖唐文旅(北京)有限公司梁筱娟、怀柔区北房镇大周各庄村书记柳彦国,大周各庄主理人北京头雁领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一,围绕“百千工程”话发展、深入探讨了主理人和乡村发展的关系,为后续“百千工程”建设以及乡村发展,形成了诸多建议和可操作的路径。
活动现场同步开启“井邻乡里市集”,长城栗乡、非遗手作、康养健康、特色农产品等展品引得嘉宾驻足;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民宿管家技能认定宣讲为乡村人才培养提供了“怀柔方案”,让理论探讨与实践落地形成良性互动。
科技艺术联姻:绘就未来乡村新图景
怀柔科学城承担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国家战略。“乡村振兴共创周”主动链接乡村与科学城。从“显微镜与咖啡”的跨界碰撞,到智能健康管理工坊守护乡村健康,再到非遗染织传承文化根脉——此次共创周最亮眼的探索,莫过于科技与艺术对乡村振兴的深度赋能。
在怀柔科学城“乡村遇见科学城”的共创周专场,助推硬科技与乡村需求对接;倍捷锐科技联合创始人、墨相科学咖啡创始人孙瑞分享“波士顿硬科技转化的中国模式”,提出以“科学咖啡”为载体,搭建乡村与前沿科技的沟通桥梁;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张鑫磊带来的“智能健康管理工坊”项目,计划将健康监测、远程医疗、AI问诊等服务引入乡村,培育乡村康养新场景。
艺术赋能同样精彩。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陈晔发起“乡村美育合伙人”计划,让艺术课堂走进田间地头;独立设计师曹震的“释然非遗工作坊”通过植物染织技艺,让乡村手作成为文化IP;北京蜜桃有为体育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杨燕诒则给大家讲了一个“骑行赋能乡村:从欧洲经验到中国实践的社群共建之路”的故事,让大家深感骑行也是一种生活、一种艺术、一股带动乡村的力量。导演郝智强以“映画工场”为平台,用镜头讲述乡村故事。北京电影学院以怀柔洞台村为背景的大电影《奇梦人生》精彩亮相,构建电影艺术与乡土乡村的桥梁。在“科学&艺术遇见未来乡村”圆桌对话中,嘉宾一致认为,科技的“硬支撑”与艺术的“软氛围”结合,将是未来乡村区核心特征。
夜幕降临,洞台村草坪上的星空晚餐伴着乐队驻唱,嘉宾们在晚风与音乐中继续交流,乡村振兴的思想火花在轻松氛围中持续碰撞。活动期间,嘉宾实地探访了洞台村“百千工程”项目,直观感受乡村振兴的北京探索、怀柔实践。活动期间各方达成多项共识、合作意向,也将通过新主体联盟持续推进落地。
共创周“乡村遇见科学城”专场,主办方、怀柔科学城、农业农村局特别举办了致敬“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尹春燕同志的环节,邀请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孙胡沟村党支部副书记 孙桂起代表发言,讲述了尹春燕书记的感人事迹、为大家分享村庄灾后建设恢复家园的进展,与会嘉宾深受感触,深感乡村工作责任重大。怀柔区政协、怀柔科学城公司、怀柔区科学城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市怀柔区农业农村局及各乡镇分管领导,出席了“乡村遇见科学城”专场活动。
作为首都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区,怀柔将此次以共创周为纽带,既汇聚了全国智慧,又搭建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新主体、主理人”的协同平台。随着科技、艺术与乡村的深度融合,新主体联盟的持续发力,怀柔将进一步探索“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经验”。
【推广】 |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